愁多端的似无愁,何况周行苦滞留。
芦簄月连银界晓,榆关寒护玉峰秋。
挑灯屡作闻鸡舞,看剑长思跃马游。
从古封侯欠英杰,幽燕终欲笑谈休。
次九兄秋句。唐代。苏泂。 愁多端的似无愁,何况周行苦滞留。芦簄月连银界晓,榆关寒护玉峰秋。挑灯屡作闻鸡舞,看剑长思跃马游。从古封侯欠英杰,幽燕终欲笑谈休。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食早荔七首。宋代。刘克庄。 先生受用晚萧然,日晏厨荒突未烟。说与儿童休懒觅,摘来丹实可加笾。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唐代。宋之问。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石头城。清代。丁裔沆。 君不见龙骧将军意气豪,连帆战舰明珠袍。雄师八万挂席进,角声吹断黄云高。鸾旗半卷青山里,鱼龙悲咽秋江水。自将玉篆付官家,不遣将军折一矢。赤乌事业不崇朝,尽逐东风散怒涛。横江振旅铙歌发,白发将军看宝刀。寄语横行且复休,孙郎战骨随蒿丘。当年割据山河壮,谁道降帆下石头。
萧母挽诗。明代。杨士奇。 日夕乌啼树,悲风起穗帷。彩衣空五色,无复上堂时。壸范嗟犹在,灵游不可知。百年怀养者,长废蓼莪诗。
古行路。宋代。杨杰。 古行路,古行路,今人欲追古人去。古人去远何可追,后人视今如古时。君不见去年春风去已久,今年春风亦依旧。
哭黄处士东皋惟坚。明代。唐胄。 心安随处隐,何必鹿门深。马瘦囊诗骨,榕清生客阴。曾携巢谷杖,不见披裘金。惟有东皋卷,灵魂不了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