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拟古次韵六首 其三。元代。安熙。 中州有寒士,块然守空堂。清贫久有信,壮怀殊未央。岂不愿驰骋,冒雪凌风霜。振策万里途,超忽追鹏翔。永念同怀人,渺在天一方。怅望不可见,慷慨发清商。独处谁晤语?百感摧中肠。人生谅难必,且莫徒悲伤。
瓜洲驿重送梁郎中赴吉州。唐代。刘长卿。 渺渺云山去几重,依依独听广陵钟。明朝借问南来客,五马双旌何处逢。
呈王十二丈。宋代。韩淲。 三畏堂中一老人,青编黄卷养精神。孜孜为善学时习,兀兀穷年德日新。常以路遥难请益,且于坐下得亲仁。渊哉和靖相传处,多少声名耸搢绅。
夜宿道院留题。明代。解缙。 明月中天云雾消,酒醒凉思逐风飘。星河不动秋空阔,钟鼓无声夜寂寥。露下远山应唳鹤,水来沧海缅生潮。仙家俗事无缘到,虚负璚楼品玉箫。
题雪山图。。史谨。 忆昔登楼玩飞雪,不在匡庐定吴越。今年复上凤凰台,一色梨花遍岩穴。兴来不受仙人呼,对此雪意亲临摹。半幅生绡不盈尺,俄出万里江山图。琼林际天云墨色,林下茅茨断人迹。渡口长閒访戴舟,陇头不见寻梅客。寒泉落涧流无声,东山西山横素屏。中有仙都接圆峤,琼楼玉宇高峥嵘。石径萦回带瑶草,□□□□□□□。
谢无用和尚惠鞋。宋代。释梵琮。 信手裁成任短长,密通一线透中央。看来只是旧时底,著了何妨到处行。
别徐敬菊。元代。黄庚。 契阔又两载,光阴一掷梭。祗因离别久,不觉语言多。安得长留此,其如欲去何。诗盟终未冷,早晚更相过。
梅花百咏 其三十四 忆梅。元代。冯子振。 迢迢春信隔江南,寂寂芳心负岁寒。青鸟不来仙梦杳,月明空自倚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