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回百折故城河,东倾西长分嵯峨。白杨灌木参天柯,处处成行古道么。
古冢荒碑庙逶迤,水流浪打雪狼窝。行路之人嗟叹多,峥嵘斧削飞岩坡。
楼船画鼓快如梭,锦缆人来寸寸呵。归空粮艘争天摩,歌声歌彻青云和。
故城河口号。唐代。道济。 千回百折故城河,东倾西长分嵯峨。白杨灌木参天柯,处处成行古道么。古冢荒碑庙逶迤,水流浪打雪狼窝。行路之人嗟叹多,峥嵘斧削飞岩坡。楼船画鼓快如梭,锦缆人来寸寸呵。归空粮艘争天摩,歌声歌彻青云和。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
道济。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咏李鹏飞庭下瑞香。元代。何景福。 香瑞春繁久耐看,移根犹喜近雕阑。蹙成百结流苏帐,撷碎千金玛瑙盘。处女暖薰沈水恼,侏儒新顶紫霞冠。东君有意宣和气,底事班班雨酿寒。
泾县石壁道中。元代。贡师泰。 万山从西来,中断忽如劈。攒峰阻重关,两崖立坚壁。绝壑喷飞流,触石势逾激。神龙宅其下,白昼飞霹雳。涉险恐羸骖,凌高快健翮。须臾得仙馆,颇觉契幽寂。入竹敞凉轩,扫花吹铁笛。坐久竟忘疲,尘襟忽如涤。翻思崎岖间,使我心戚戚。
咏晴。宋代。袁说友。 农夫一饱尝忧迟,十年五旱无已时。今年陇上消息好,天不靳我食与衣。黄梅雨了时雨至,三尺稻梗一尺泥。不忧夏潦忧甲子,阿香忽放雷车归。白波翠浪雨沾足,已觉抄云先簸粞。新春入甑供晨炊,吾农自此今无饥。迩来更说蠲输好,州邑抚我如婴儿。如今不怨田家苦,但忆诗人歌子妇。
雁荡秋风。明代。刘泰。 碧波凉冷雁来天,又报秋风一信传。淅淅绿彫初脆柳,萧萧红谢巳残莲。飘飏牧竖投村笛,断送渔郎入浦船。多少江湖倦游客,鲈鱼莼菜忆归田。
送乐子仪侍兄之京。元代。宗衍。 祖帐阊门外,送君江水滨。关山深积雪,蛮海尚飞尘。献策思奇士,观光得上宾。棣花行处好,杨柳别时新。解缆占风色,登程记月轮。预期当到日,犹可见残春。苜蓿能肥马,蒲萄解醉人。衣冠云缥缈,宫殿翠嶙峋。地接烟霄近,天垂雨露频。如蒙前席问,先愿及吾民。
宿灵泉寺二首 其二。宋代。刘跂。 团团芳桂树,隐隐岩之幽。敷坐翳其阴,酌彼飞泉流。丝桐怀友人,写我心离忧。
安义道中闻何老人道前令林君惠政以不善事上官而去有感书屋壁 其二。明代。陈吾德。 陶令归来五柳长,至今麦穗尚成行。郊原日夕驱车马,谁见伊优祇在堂。
督学王敬所求惇叙堂中军董容山求贞裕堂记。明代。湛若水。 四扁恢恢专使去,徵文蔼蔼两生来。百年六月挥炎翰,人讶莲花火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