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已破五,年又过半。拄杖拈来,如何判断。百年三万六千日,也是秦时
偈颂七十六首 其六十二。唐代。释师观。 月已破五,年又过半。拄杖拈来,如何判断。百年三万六千日,也是秦时
释师观(一一四三~一二一七),号月林,俗姓黄,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十四岁,入雪峰山投忠道者出家。年二十四,祝发受戒。谒證老衲于澧州光孝寺,扣可庵然、尤溪印于闽中,又从老衲移住饶州荐福寺。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住平江府蠡口圣因禅院。后历住平江府承天能仁寺、万寿报恩光孝寺、临安府崇孝显亲寺、开山湖州报因佑慈寺、平江府灵岩山崇报寺、临安府西湖澄翠庵、湖州乌回山密严寺。为南岳下十七世,大洪證禅师法嗣。嘉定十年卒,年七十五。有德秀编《月林师观禅师语录》。 ...
释师观。 释师观(一一四三~一二一七),号月林,俗姓黄,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十四岁,入雪峰山投忠道者出家。年二十四,祝发受戒。谒證老衲于澧州光孝寺,扣可庵然、尤溪印于闽中,又从老衲移住饶州荐福寺。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住平江府蠡口圣因禅院。后历住平江府承天能仁寺、万寿报恩光孝寺、临安府崇孝显亲寺、开山湖州报因佑慈寺、平江府灵岩山崇报寺、临安府西湖澄翠庵、湖州乌回山密严寺。为南岳下十七世,大洪證禅师法嗣。嘉定十年卒,年七十五。有德秀编《月林师观禅师语录》。
法华寺。清代。王名标。 野寺钟初起,香台竹半遮。松阴堪系马,径曲不容车。吠客穿篱犬,窥人隐树鸦。老僧谈妙谛,古佛坐莲花。何处寻梦蝶,还来问法华。楼高云未散,山静日将斜。园木生佳果,斋厨煮素茶。徘徊怜景色,归路绕烟霞。
鬲溪梅。清代。沈曾植。 鹅黄新柳未曾知。雨如丝。慵点歌唇苔地、惜燕脂。隔帘春梦迷。商量难作好春期。见何迟。记否去年花下、上红时。月明浮玉卮。
题杨君谦南峰行窝。明代。沈周。 远结游窝怕近城,云峰窈窕阻人行。草堂一力资谁送,桤木三年树自成。地吉不妨分佛界,山空亦好发书声。无心富贵知杨素,还恐骅骝入谷鸣。
方召桓桓轶盛周,壮游抵掌遍诸侯。南飞乌鹊争依树,东去蛟龙欲顺流。
谋国裴公勤远略,庇人白传展长裘。投戈喜见升平日,虾菜烟波一舸收。
感事述怀呈涤生师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韵同次青仙屏弥之作 其十六。清代。李鸿章。 方召桓桓轶盛周,壮游抵掌遍诸侯。南飞乌鹊争依树,东去蛟龙欲顺流。谋国裴公勤远略,庇人白传展长裘。投戈喜见升平日,虾菜烟波一舸收。
将发九江。明代。李舜臣。 啼鸡催晓发,度雁倏秋深。自是羁怀甚,兼多草际吟。风清山易冷,月落阁还阴。木叶兼江浪,方添隐几心。
通籍念无补,先庐获归休。所忻三载间,暇日从公游。
城中十亩园,颇复依清流。渺渺送归雁,翩翩下轻鸥。
时为桂林之役前一日刑部刘公置酒相饯曾节夫预焉既而刘公用陶靖节斜川诗韵见贻亦复同赋以谢。宋代。张栻。 通籍念无补,先庐获归休。所忻三载间,暇日从公游。城中十亩园,颇复依清流。渺渺送归雁,翩翩下轻鸥。驾言欲南骛,踟蹰眷林丘。况且远晤言,公唱孰与酬。祖席近佳日,呼客仍我俦。相与千载思,谁复念此不。新诗更纡馀,用以宽离忧。它年南阜约,剥啄时相求。
次韵和韩君表怀归见寄。宋代。晁说之。 旅梦何为喜别嵩,移云当日自栽松。公孙勋业忽垂意,逋客烟霞岂不容。笑语若同游下泽,鸡豚亦共卧高舂。莫夸有力先归去,恐愧朝蝉与莫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