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临淮路,移舟每问津。行行风逆水,处处雨随人。
啼鸟如留客,幽花忽见春。白鱼不论价,沽酒莫辞频。
道中书怀三首 其二。唐代。李昭玘。 渐入临淮路,移舟每问津。行行风逆水,处处雨随人。啼鸟如留客,幽花忽见春。白鱼不论价,沽酒莫辞频。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通判潞州,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 ...
李昭玘。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通判潞州,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
乙卯巳会醴亭。宋代。韩琦。 熙熙春色水溶溶,修禊临流景倍浓。物外风光占昆阆,洞中神变走鱼龙。飘花任逐红尘去,浮醴时看紫府供。欲学永和当日序,愧无奇笔绍前踪。
怀兄子益。元代。张仲深。 莽莽草根白,昏昏林表烟。半村犹作客,横浦有归船。晚岁霜如雪,离家日似年。何如聚兄弟,团坐夜深眠。
不准拟二首。唐代。白居易。 篮舆腾腾一老夫,褐裘乌帽白髭须。早衰饶病多蔬食,筋力消磨合有无。不准拟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忆昔谪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随行。多于贾谊长沙苦,小校潘安白发生。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主
六月廿六日泛湖遇雨。元代。张翥。 忽雷矆䁡奔雨急,山灵昼藏水仙泣。螮蝀下饮湖水立,恍惚疑有蛟龙入。疾风吹裂南天青,芙蓉放香薰水腥。吴歌楚舞方烂熳,更尽花间双玉瓶。
中秋寄稚辛。清代。郑孝胥。 天际昂头孰可留,《逍遥》篇外更遨游。燕辽来往才经宿,坡颍追随又一秋。人物西山须野老,画图乔木待高楼。长廊徐步閒吟地,定有乾坤眼底收。
舟过吴江谒臞庵翁少留为赋二诗 其二。宋代。仲并。 明明窗色极知晚,隔岸喧阗祇掩关。上下亭台烟雨外,参差花竹水云间。从多莫剪东南柳,胜绝新增西北山。客路十年辛苦里,也容一日及公閒。
书东窗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 湖上梅花春意回,水光山影入衔杯。无人许我分幽事,故遣双飞属玉来。
百香诗 其七十 斗草。元代。郭居敬。 采采奇芳映绣裳,三三五五蹈青阳。全筹赢得金钗去,一路春风语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