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瞒雄视欲吞吴,百万楼船一炬枯。留得清风明月在,网鱼谋酒付髯苏。
东坡赤壁图。唐代。郑允端。 老瞒雄视欲吞吴,百万楼船一炬枯。留得清风明月在,网鱼谋酒付髯苏。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
郑允端。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舟怀。明代。徐祯卿。 天旷多树林,日赤溪路永。我行一何劳,窈窕溯川岭。湍流好石斗,沙砾与舟鲠。行行指前栖,望望不得逞。火云渐暧灭,蝉鸟空山静。奄忽青松间,了了挂圆景。一与幽赏遇,遂使烦虑屏。先书谢庐僧,为扫香炉顶。
赠相士薛如鉴。元代。黄玠。 松桧角崭若,瓜瓠腹果然。贵者自有相,畸人休怨天。班超本燕颔,马周亦鸢肩。苟非眼若电,便应面如田。我昔不自知,愦愦三十年。头颅忽潦倒,眉目徒清妍。论心在择术,斯言心可镌。何疑子荀氏,尝作非相篇。
月照梨花 送纬云弟渡江之广陵。清代。陈维崧。 铁瓮隐隐,怒涛滚滚。簸宋掀梁,淘吴洗晋。谁泛水调清讴。是邻舟。望中一抹斜阳恨。可怜消尽、六代金粉。老夫还记旧扬州。红袖悠悠。满江楼。
玉楼篇题李能茂遗墨后。明代。胡应麟。 香山兜率宫,谯郡遮须国。笙飞蜕子晋,楼成召长吉。造物诚小儿,大块黯无色。伤哉一抔土,瘗此连城壁。矫矫东阳生,雕龙擅畴昔。雄心万古挫,猛气千夫失。踔厉无前修,精进寡俦匹。双眸狭宇宙,今古照瞬息。弹丸婆娑界,十指肯浪屈。猥余一日长,闾阎复咫尺。负笈来藤萝,披襟坐蓬荜。长啸金华颠,大呼石羊窟。操觚问真宰,惨淡白虹泣。晚叩琅琊门,中郎倒屣出。通家孔融后,下榻陈蕃侧。如渑卜兴代,生花赠彩笔。频窥慈氏阁,屡面初祖壁。善才拜未终,慧可髓几得。呜呼大雄逝,金棺拉摩诘。一真返桑扈,三号吊秦失。白日愁西南,浮云怅东北。伯道无遗孩,梁鸿有陋室。弱女涕泗横,孤嫠形影只。蟪蛄集荒榛,狐兔入丛棘。殡宫对棠梨,织乌伴于邑。何人奠麦饭,有客叹陈迹。高文汲冢殉,丽句紫薇缉。粲烂流江河,纵横走都邑。只字回彭殇,寸心炯得失。荣华剧臭腐,眼底复何惜。嗟余少濩落,狂名世争诎。青衫二十载,穷愁仗汝释。一朝断交臂,畴与豁胸臆。闻笛时悲酸,横琴重悽恻。粲粲白玉京,修文拜新职。惟应大鹏辈,八表独挥斥。
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藏雪。宋代。袁说友。 凛节清姿老更坚,不须藏雪待炎天。明年归拜颁冰宠,吉甫清风在舜弦。
见冰。明代。郑岳。 野次凌晨发,前旌阻乱滩。峰岩度陇峻,气候近边寒。涧浅冰先结,泥深冻未乾。北归愁雨雪,迢递望长安。
送勉华严见本师。宋代。释绍昙。 秦望山前撞老爷,一拳打得鼻头喎。衲僧气息都忘了,无复寻香嗅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