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官道傍,卧碑何壮伟。有唐营府督,怀圭姓朱氏。
卢龙昔强藩,巨孽所根柢。尔胤泚与滔,逆气粤有始。
眈眈元相国,肆笔方述纪。宁知两月后,口袜不贷尔。
千载托斯人,遗臭同一轨。荒坟莽芜迹,石兽相攫倚。
双螭已插地,文字未残毁。徒令行路者,唶唶嗟僭侈。
圣贤树功德,金石无溢美。末世乃济奸,事定有公是。
奈何极穹崇,来者纷未已。留此惩不忠,并以愧谄子。
留昌平四诗 其四 朱怀圭碑。唐代。吴师道。 昌平官道傍,卧碑何壮伟。有唐营府督,怀圭姓朱氏。卢龙昔强藩,巨孽所根柢。尔胤泚与滔,逆气粤有始。眈眈元相国,肆笔方述纪。宁知两月后,口袜不贷尔。千载托斯人,遗臭同一轨。荒坟莽芜迹,石兽相攫倚。双螭已插地,文字未残毁。徒令行路者,唶唶嗟僭侈。圣贤树功德,金石无溢美。末世乃济奸,事定有公是。奈何极穹崇,来者纷未已。留此惩不忠,并以愧谄子。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吴师道。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梦赋诗寻得唐韵册检看见恩字韵。宋代。金君卿。 太平无事日,藩服尽宾门。九奏张新乐,千官奉至尊。光华逢舜旦,赓载诵尧言。在沼祥麟萃,来庭彩凤翻。需云和气应,宝兽异香喷。下列容沾醉,何从报主恩。
白水寺 其二。宋代。胡舜陟。 风雨走长道,云山忆故庐。知还惭倦鸟,真乐羡游鱼。野烧痕将没,新秧陇已锄。桂林在何许,息马见春馀。
滦阳邢君隐于药制芍药芽代茗饮号曰琼芽先朝尝以进御云 其二。元代。黄溍。 春风北苑斗时新,万里函封效贡珍。羡尔托根天尺五,不劳飞骑走红尘。
风雨愁连上下关,客窗易老镜中颜。独怀沧海瀛洲远,谁念连天蜀道难。
仙路不闻歌踏踏,溪桥祇许听潺潺。休文自有东城约,醉后应须借马还。
和萧叔达副使韵兼简沈大使妙玄沈先生文举 其一。明代。郑真。 风雨愁连上下关,客窗易老镜中颜。独怀沧海瀛洲远,谁念连天蜀道难。仙路不闻歌踏踏,溪桥祇许听潺潺。休文自有东城约,醉后应须借马还。
却扫深居万事空,修鳞珍重下江东。何哉一序烦玄晏,久矣三都属太冲。
老去浮名杯酒外,悟来归计佛灯中。亦知杖屦难征逐,幸自鞍山两地同。
云巢老人走使渡江以诗相问有作序定千皇甫谧语赋此报之仍寓怀仰。明代。王世贞。 却扫深居万事空,修鳞珍重下江东。何哉一序烦玄晏,久矣三都属太冲。老去浮名杯酒外,悟来归计佛灯中。亦知杖屦难征逐,幸自鞍山两地同。
重构飞楼壮此都,朝台送客又吾徒。文章未沫张丞相,霸气全销越老夫。
万壑归潮明槛外,千峰凉雨散城隅。天涯一别分吴越,后会苍茫定有无。
镇海楼同梁药亭送黄忍庵归太仓毛会侯归严州季伟公归杭州分得都字。清代。陈恭尹。 重构飞楼壮此都,朝台送客又吾徒。文章未沫张丞相,霸气全销越老夫。万壑归潮明槛外,千峰凉雨散城隅。天涯一别分吴越,后会苍茫定有无。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九。明代。陈邦彦。 翠浮红敛暮云赊,山霭苍苍见月华。前浦不知投宿处,坐移深树认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