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当望夜,平楚带斜曛。
暑气能昏月,砧声不隔云。
华灯浮白水,老衲诵冥文。
漫说中元节,儒书惜未闻。
中元。唐代。仇远。 初秋当望夜,平楚带斜曛。暑气能昏月,砧声不隔云。华灯浮白水,老衲诵冥文。漫说中元节,儒书惜未闻。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春不雨。清代。王士祯。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自瑞金往石城过鹅公崠作。明代。黄仲昭。 嶙嶒高崠切云霞,倦客经行思转赊。深径黄茅数十里,荒村绿树两三家。羊肠诘屈循崖转,马足凌兢怯石斜。世路险巇宁独此,市朝平坦更堪嗟。
次韵顺之奏雅四首。唐代。邓肃。 谁回厄会作民禄,凭君上天厌人欲。要将勋业称貂蝉,世间岂曰无衣六。
二赞行溪。宋代。陈辉。 竹桥平野路,春水涨清溪。风静寒沙阔,烟浓远树低。青芜喧海燕,碧岸叫村鸡。为语南游客,应知慎马蹄。
浮杯。宋代。洪适。 南北芝泉一涧开,穿花度柳势萦回。不须元巳方修禊,才遇良辰便泛杯。行止岂由人智巧,沉浮长与客惊猜。急流一去谁难进,却有先游殿后来。
春光好 秋千。清代。王士禄。 红索软,锦旗平。蝶裙轻。一倍春光照眼明。殢初莺。人是如云如月,天看非雨非晴。仿佛似闻花影里,坠钗声。
和西湖竹枝词 其一。元代。宋元禧。 十三女郎不出门,父娘墓在葛山根。同携女伴踏青去,不上道旁苏小坟。
九里松图为马侍御作 其二。明代。李攀龙。 武林佳气日萧萧,夹道长松入望遥。黛色总疑天目雨,寒声不辨浙江潮。含凄风自枯鳞起,倒影云随偃盖飘。非值有心同竹箭,悬萝争敢附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