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阴剥尽一阳回,霜日烘晴宿雾开。
闭户读书差自乐,载肴问字莫须来。
荣枯易了观芸草,冷暖相忘付酒杯。
得似山居酬应少,昼长閒坐看寒梅。
至日怀罗国宾。唐代。仇远。 群阴剥尽一阳回,霜日烘晴宿雾开。闭户读书差自乐,载肴问字莫须来。荣枯易了观芸草,冷暖相忘付酒杯。得似山居酬应少,昼长閒坐看寒梅。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王孙圉论楚宝。两汉。佚名。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珠、角、齿、皮、革、羽、毛,所以备赋,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之焉?” “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岁暮感怀。清代。张经田。 两地西风泪,全家东海居。支离患难后,骨肉死生余。邮滞音书断,途穷生计疏。凭谁供俯仰,岁晚更何如。
谒大司马袁自如先生遗祠怆然有感。明代。张家玉。 吊罢遗祠泪几挥,辽阳回首事成非。空留冷庙沧江上,不见犁庭铁骑归。星落尚疑阴雨暗,风高犹想阵云飞。只今羽檄纷驰急,那得先生再解围。
双调望江南 其二 别磁州。清代。樊增祥。 磁州好,一段碧云天。陶器鬻来仙佛像,水租收得藕菱钱。吾欲买溪田。沈吟久,有水恨无山。云碓自舂非御米,烟波虽美欠吴船。久住也堪怜。
寄题杜尊师白云庵琼秀亭 其一。元代。赵孟頫。 白云从何来,乃在计筹山。山中古仙伯,翱翔白云间。城市多嚣尘,山林幽且闲。结屋松竹里,开窗泉石边。清斋诵道德,焚香降神仙。俯仰皆自得,洗心游泰玄。税驾往从之,规买山下田。蓺药扫白发,栽桃映红颜。庶几林下意,期了区中缘。丹成从师去,笑拍洪崖肩。
送何龙友太史还朝十首 其二。明代。陈子壮。 深序追前辈,通才渐老成。圣朝徵实录,之子匪虚名。贺世罗浮凤,怀人太液莺。东南冠冕地,行矣焕弓旌。
于书簏中得高吹台所寄诗遗稿。明代。张羽。 拂尘启弊箧,忽揽故人诗。抚迹疑若存,惊逝杳难追。忆昔吴苑游,文采众所推。名谈析妙理,华襟吐芳词。予时侨城北,高斋临清池。焚兰延佳月,对酒弹清丝。谁云兹夕欢,乃为千载期。冥漠游魂远,凄凉亲翰遗。墨尘尚流馥,纸弊犹含滋。玩此涂洒泽,想君哦咏时。华章未及报,厚意良已亏。收竟一长恸,林风响余悲。想当写寄日,兹感君讵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