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台咏怀 其三

别台咏怀 其三朗读

使越何曾计橐资,远游心事楚骚知。麒麟凤鸟为先戒,翡翠鲸鱼入小诗。

送别五千人槜李,压装三百颗离支。白云黄竹瑶池路,穆满重来定几时。

易顺鼎简介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易顺鼎朗读

古诗别台咏怀 其三相关作品

羽檄频年出凤台,边云漠漠战魂哀。可怜抛尽沙场骨,不换单于寸土来。

万仞钟山著屐登,中原今隔几崚嶒。

自怜不及天边雁,岁逐春风到八陵。

雪后山更佳,冷松及修竹。

茫然枝上鸟,伴我梦亦熟。

君昔江舟忆我时,烽烟横海正流离。相逢示读新诗卷,那不长吟一涕洟?

冥机辞委蜕,天籁发幽嘶。迥露增晨洗,清风借晚携。

暂成千里隔,还作一枝低。客思饶相触,愁时故不齐。

文学高行先辈声,运移一代感陂平。简编久付兵戈劫,坛坫今悲狐鼠鸣。

堕绪茫茫谁可续,横流浩浩要终清。故人千里同心切,矫首龙眠望古情。

雕楹彩槛压通波,鱼鳞碧幕衔曲玉。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兀坐新秋思不禁,客无同调夜阴阴。此行恨不偕余往,今夕还多忆子心。

天涯明月遥相对,眼底秋花不共簪。欲慰远怀无别望,南楼早晚听鸿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