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压地雪浮浮,虚馆开觞散客愁。白发惊心催短景,苍江入梦问扁舟。
时危每羡檀公策,志大空怀杞国忧。翻忆少年疏放处,春风歌舞醉红楼。
岁晏纪怀。唐代。李延兴。 黄云压地雪浮浮,虚馆开觞散客愁。白发惊心催短景,苍江入梦问扁舟。时危每羡檀公策,志大空怀杞国忧。翻忆少年疏放处,春风歌舞醉红楼。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
李延兴。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继本。李士赡子,少以诗名。顺帝至正十七年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元末兵乱,隐居不仕。河朔学者多从之,以师道尊于北方。入明,曾出典涞水、永清县学。有《一山文集》。
对酒。宋代。陆游。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唐代。温庭筠。 维舟息行役,霁景近江村。并起别离恨,似闻歌吹喧。高林月初上,远水雾犹昏。王粲平生感,登临几断魂。
寄国清处谦。宋代。王安石。 三江风浪隔天台,想见当时赋咏才。近有高僧飞锡去,更无余事出山来。猿猱历历窥香火,日月纷纷付劫灰。我欲相期谈实相,东林何必谢刘雷。
望京楼。唐代。李逢吉。 祗役滞南服,颓思属暮年。闲上望京台,万山蔽其前。落日归飞翼,连翩东北天。涪江适在下,为我久潺湲。中叶成文教,德威清远边。颁条信徒尔,华发生苍然。寄怀三峰守,岐路隔云烟。
玉烛新。清代。王策。 清溪环舍后。记小苑莺边,杏腮红骤。两三骚客,狂吟处、写遍钗形屋漏。嗅香敲句,常误了、月痕钟候。又谁料、人落先花,多时泪无乾袖。呼君一片吟魂,向斜日光中,为侬来否。柳眉遥斗。似怅望、地下忆花人瘦。花应再秀。只难见、荀郎白首。尽肠断、烟雨年年,玉梢脂绣。
九月一日游昭亭。元代。丁复。 山色江光带近郊,道旁杨柳舞寒条。半生九日黄花酒,多在西风白下桥。千里客游仍暮景,异乡人事又今朝。老来未遣登临懒,尽醉东家绿玉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