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臂长安市,遥从日边来。因过芒砀下,步上歌风台。
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
大风飞云亦壮哉。韩彭英卢相继死,寄命寺人髀股间,未央志气拉飒摧。
相望千年馀,安能为之哀。明朝放舟淮浦去,项王韩侯祠下亦徘徊。
歌风台。唐代。祝允明。 掉臂长安市,遥从日边来。因过芒砀下,步上歌风台。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大风飞云亦壮哉。韩彭英卢相继死,寄命寺人髀股间,未央志气拉飒摧。相望千年馀,安能为之哀。明朝放舟淮浦去,项王韩侯祠下亦徘徊。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宋代。毛滂。 花阴柳影映帘栊。罗幕绣重重。行云自随语燕,回雪趁惊鸿。银字歇,玉杯空。蕙烟中。桃花髻暖,杏叶眉弯,一片春风。
谒郭道冲唐师德登台偶作。唐代。朱长文。 冲寒步郊原,烟水照林薄。雪余山色佳,浦浚湖波落。静可钓纶垂,清欲尘缨濯。相逢两俊友,辞义富金臒。携手登高台,谈笑有真乐。寸眸周远近,幽思腾寥廓。逝将飞片帆,直泛洞庭脚。絷维阻并游。搔首向城郭。
三哀诗 其三 李。元代。岑安卿。 吾乡山水佳,间世产英特。迩来百年间,接武愧寥寂。苍苍栲栳峰,东西峙空碧。先生擅斯名,挺挺无愧色。驰声翰墨场,群彦咸辟易。五色日迷眼,造物秘莫测。馀年付诗酒,琴书自朝夕。晚交无功师,妙语契金石。谈空眇生死,实以贫贱戚。青衫固不就,纵就国步革。凄凉文会基,狐兔穴遗甓。我生恨后时,不及风采识。空馀书一编,焚香得翻绎。
留别云汀。清代。郑五锡。 士生一天地,交契不封疆。心认挥毫正,辞薰煮茗香。相期崇德业,馀事露词章。云树分襟后,清标讵可忘。
法云寺和汤立贤留题。宋代。王之道。 寺占湖边数亩山,杖藜偷得一朝閒。昨朝恰别居巢长,又喜新诗在壁间。
题山水扇面 其三。元代。胡奎。 一色芙蓉天上开,何人凿翠结楼台。辋川春色浑相似,写入王维画里来。
谩成三首 其二。宋代。阮阅。 心若金兰过耳馀,春来还共客东都。几时却泛清河水,已约荆溪共卜居。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07。宋代。王安石。 明明汉月空相识,道路只今多拥隔。去住彼此无消息,时独看云泪横臆。豺狼喜怒难姑息,自倚红颜能骑射。千言万语无人会,漫倚文章真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