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 其一 明堂

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 其一 明堂朗读

于铄姬后,缔兹合宫。爰宅神明,穆穆王风。降及后王,以奉土木。

彼营于朝,形侈实黩。今我涖瞻,犹拜文武。念兹草木,且附圣土。

有赫我后,三登五咸。臣愿师周,唯后用鉴。

祝允明简介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朗读

古诗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 其一 明堂相关作品

逐波穿浪泊龙游,渔笛声声过客舟。午夜醒来成不寐,异乡风月白人头。

整顿归装夜不眠,篮舆出趁早凉天。

东南爽气来相逼,叶底初闻一片蝉。

柳暗青春暮,莺啼静院阴。乡关隔寒食,父子共沾襟。

未举鹏天翼,聊为鵩舍吟。惊魂招不得,时节感人深。

新年城曲坐溪台,密霰初收晚冻开。

无限禽声兼柳意,欲催春色过湖来。

年逾七十鬓成霜,甲子从容化日长。堂上政须夸福寿,人间不必论闲忙。

霜天稻熟鱼烹鲤,雨夜橙香蟹擘黄。衣彩已闻成乐养,风云有路看飞翔。

潇潇风雨满征途,一片轻帆过阖闾。路指蛇门怀伍相,剑藏鱼腹吊专诸。

砧敲八月寒声早,叶下三江树影疏。若到吴阊凭问讯,天涯游子近何如。

虽至名山似谪居,顾瞻清禁引华裾。陈情已遂无遗恨,载笔相传有赐书。

人立云端高独鹤,客来秋晚寄双鱼。风尘却愧非仙骨,枉问丹砂叹久虚。

慕竹林深处有清音,寻声觅琴幽。见竹桥寂寞,溪亭冷落,林暗晴柔。

此处鸟鸣蝶舞,碧水自悠悠。独立听天籁,一曲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