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氛望方恶,鲁战谟未谐。晋籴每多闭,秦饥良可哀。
三精塞祲雾,旸雨更为灾。巴蜀风尘暝,关河士马来。
洪流灭阡陌,沟市盈饥骸。岂无眠戈誓,慷慨击楫才。
夏屋既漂摇,郊垒多崩隤。桢干可相寻,松柏亦已摧。
天王下制诏,仁声九域开。庶几赳赳客,犹上黄金台。
拟伤乱。唐代。祝允明。 楚氛望方恶,鲁战谟未谐。晋籴每多闭,秦饥良可哀。三精塞祲雾,旸雨更为灾。巴蜀风尘暝,关河士马来。洪流灭阡陌,沟市盈饥骸。岂无眠戈誓,慷慨击楫才。夏屋既漂摇,郊垒多崩隤。桢干可相寻,松柏亦已摧。天王下制诏,仁声九域开。庶几赳赳客,犹上黄金台。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与蒋子有道丁田相从吴下之适感而赋诗。宋代。程俱。 三径旁临招隐溪,子真池馆叩林扉。拿舟雪夜多乘兴,步屧春风每醉归。居舍相望一牛吼,官途常作二凫飞。试寻邀月持杯地,共觉劳生四十非。
去妇词。明代。童轩。 刺促何刺促,出门不敢分明哭。忆初痴小嫁君,时自谓生死常相随。谁知中道生乖阻,弃妾红颜不如土。弓鞋窄小荆棘多,掩泪行寻旧时路。浮云上天归有时,君心一失那能回。糟糠不忘如再好,重磨荆钗与偕老。
江上竹枝辞 其四。清代。姚鼐。 东风送客上江船,西风催客下江船。天公若肯如侬愿,便作西风吹一年。
葛郎中挽辞二首。宋代。王安石。 蛮荆长往地,湖海独归时。旅榇蛟龙护,铭旌雁鹜随。此生要有尽,何物告无期。一片幽堂石,公知我不欺。
高州道中 其三。清代。汪瑔。 急瀑飞高峰,其势必下注。溪涧一受之,众流悉奔赴。怪石生当中,冲激作奇怒。淜湃方鼍鸣,岝崿犹虎踞。极力为争衡,其意若相妒。遂令白练飞,莽然四森布。殷雷鸣一山,喷雪溅百步。仆夫蹋波行,浅流仍屡渡。奇观既目眩,异响复心怖。山行无迟留,见此为少驻。高咏苍茫间,天风吹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