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玉楼春•和小山。近现代。陈匪石。 流光不肯欺明镜。昔日朱颜今雪鬓。枝头长是晓莺啼,云外更无新雁信。登楼送目平芜尽。咫尺山河谁与问。琵琶只有四条弦,传得空中多少恨。
显谟左司周公元吉将漕湖北一时名流赋诗饯行。宋代。喻良能。 微云疏雨凉新秋,皇皇玉节掺不留。夫君不惮原隰险,圣主坐宽宵旰忧。巴音聊复祖行色,楚水恨不尾仙舟。籍籍预传新漕挽,汗青未数富民侯。
寄题萧山岁寒堂直己亭。宋代。刘攽。 我兄昔高第,时论推捷敏。由也政事科,五人实亲近。古者邦诸侯,今之县令尹。试材非不难,善政知所蕴。投虚刃若新,利刜钟已泯。遂驰能者声,肯作俗士窘。高堂久颓挫,往者尝隐忍。即事新栋梁,开轩凌隐嶙。后凋拔天材,破的见标准。山川濯襟尘,药饵纡客轸。呜呼九州间,胜事岂有尽。向观松桧姿,稍欲死蒿堇。始知岩穴士,自古须汲引。愿赋嘉树诗,为公广招隐。
寄王百谷。明代。徐熥。 三载吴门两见君,别来相忆倍殷勤。梦回半偈庵前月,望断姑苏台上云。赤牍此时凭雁足,黄庭何日换鹅群。先人墓所丰碑在,应赖邯郸绝代文。
正月。唐代。赵璜。 正月今朝半,阳台信未回。水芹寒不食,山杏雨应开。世网留三宿,真源寄一杯。因声谢猿鸟,岁晏会归来。
平都山二首 其一。宋代。李流谦。 慇勤雪色鹿,报我上空濛。老鹤三山客,苍松百岁翁。洞云浮地出,池水与江通。仙榼无多酌,逡巡两颊红。
西江月 赠安静散人俱守极。金朝。马钰。 休要寻龙寻虎,不须搜姹搜婴。勿劳讲论汞铅精。尽是虚名惑恁。只要心中清静。无为便是功成。慈悲相助气神凝。如此神仙有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