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感兴四首 其一。元代。何失。 大宝隐于石,哲匠莫覈真。猛虎走四野,尺草岂蔽身。昧者虎不见,投石安足珍。所以卞和泣,千载共沾巾。
分得长安此去欲何依七韵送俞子宜 其一。明代。黄衷。 郭门临祖道,晓旭动花光。似君去时面,眉间佳气黄。兼程发湘水,计日见江乡。拜庆高堂上,春风萱草长。
次韵答方晦之。宋代。强至。 昔时英杰未伸时,胯下淮阴尚俛眉。之子古心能自信,众人谤口不须疑。讨论直取遗经本,芟剔宁容异说枝。圣世尊儒君富学,等闲危涕莫交洟。
题曾运使水亭。宋代。张明中。 笥山之水磨铜绿,秀气都在山之麓。就中卜筑小仙居,面面轩亭看不足。主人倒屣浮春容,囊诗拶破古锦红。书生幸有登龙便,愿到坛边揖下风。
百字令·贺周梦坡德配张夫人六十寿,作放生会于西溪。清代。况周颐。 良辰设悦,伫绮筵开处,长生曲奏。见说霞觞资挹注,载物允推坤厚。算鹤筹添,放鱼经在,凤侣坡仙旧。谁传芳矩,介眉今见嘉耦。须信美意延年,天和感召,仁者宜多寿。并作恩波加水族,无量兕觥春酒。蓬岛前身,莲池夙契,文字禅参透。娑婆能几,唱随为此夫妇。
怀旧居。宋代。刘筠。 毛竹千丛蔽野亭,晓猨惊后乱峰青。汉庭已奏三千牍,周室仍繙十二经。紫殿深沉频视草,缁帷寂寞自飞萤。振衣本为苍生起,肯向荀家祇聚星。
醉花阴 客夜咏枕用沈会宗体。清代。沈谦。 鸳鸯绣出偏成对。衬荷钱叠翠。街鼓报三更,怪冷嫌高,欹着何曾睡。无端要拍珊瑚碎。又暗垂清泪。臂玉恐销香,低首寻思,蓦地灯花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