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唤来先应诺,不知业识太茫茫。虽然功德已成就,争奈当初不放光。
颂古七十六首 其三十六。唐代。释士圭。 殿上唤来先应诺,不知业识太茫茫。虽然功德已成就,争奈当初不放光。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
释士圭。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中秋前七日再宿觉林寺次张婿东生韵。清代。杜玺。 秋高暑气清,微云澹无滓。复来方外游,偃息空山里。夫岂慕禅寂,心定似水止。此中有真趣,且住为佳耳。盈盈月半规,的的花含蕊。薄醉昵清酣,楼角钟声起。
与崔录西别兼叙携手诗。南北朝。何逊。 去夏予回首。言乃重行行。今春游派澨。访子犹武城。到别年逾半。同归月未盈。复道中寒食。弥留旷不平。道术既为务。欢悰苦未幷。及尔沉痾愈。值兹秋序明。石碛{氵公}江静。沙流绕岸清。川平看鸟远。水浅见鱼惊。逝将穷履历。方欲恣逢迎。何言聚易散。乡棹尔孤征。我本倦游客。心念似悬旌。闻离常屑涕。是别尽凄清。况此忘怀地。相爱犹弟兄。脉脉留南浦。悠悠返上京。欲镊星星鬓。因君示友生。
松坞草堂新成杂兴十二首 其六。明代。顾璘。 牛峰东南高触天,大石小石西苍然。疏帘对隐乌皮几,浊酒閒吟白雪篇。六代英雄埋野草,一川花柳媚江烟。无端人世升沈事,莫近山翁醉舞边。
补裘痛怀先祖。清代。罗泽南。 冷雪凝阶二月初,羊裘补得胜华裾。风霜记否当年苦,典尽春袍送读书。
雪霁晚归偶成二首 其二。元代。乃贤。 东风悄悄著罗衫,秉烛归时酒半酣。听得隔帘人笑语,夜来春气似江南。
挽观登使郑尚书。宋代。李曾伯。 忆昨从游日,乌奴桃李春。通家联雅好,入幕而佳宾。绿野归心切,丹山旧迹陈。九原多感怆,掩袂重伤神。
寄何慎思顺德二首 其一。清代。陈恭尹。 新年频不值,舟楫各西东。夜月同江上,春灯忆县中。潮生环郭绿,彩舞间花红。请以无疆兕,因君献若翁。
分寄方广避乱诸缁侣八首 其五。明代。王夫之。 有土不容双足入,冤亲寂寞得山僧。若为一衲寒钟底,却解人閒剑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