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成东壁五云屏,下有龙宫夜不扃。斗柄故临双瓮转,月明常对一珠亭。
春回竹叶杯光白,天逼莲花剑气青。坐久空山仙籁寂,新诗独为故人听。
与魏使君宿龙洞山寺同赋 其三。唐代。李攀龙。 削成东壁五云屏,下有龙宫夜不扃。斗柄故临双瓮转,月明常对一珠亭。春回竹叶杯光白,天逼莲花剑气青。坐久空山仙籁寂,新诗独为故人听。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桐轩晚坐。宋代。刘敞。 孤轩绕危桐,飒飒闻闹雨。惊起视前除,飞花乱如舞。轻香密伊席,晚景容当户。玉粉散游蜂,珠华溅高宇。纷纷绿苔上,半已随泥土。邈彼丹穴鸟,何年翥文羽。芳时不可骤,岁晏聊容与。
客自富川来言湖水已到万坡。宋代。周紫芝。 昔年唤客饮湖边,犹记湖天五月寒。白鹭翻空归杳霭,惊涛卷雪到杯盘。鲲鹏水击三千里,云梦胸吞八九宽。想得拍堤春涨满,又吹飞雨湿阑干。
谒金门·秋已暮。唐代。牛希济。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一点凝红和薄雾,翠蛾愁不语。
冬夜咏妓诗。南北朝。萧放。 佳丽尽时年,合瞑不成眠。银龙衔烛烬,金凤起炉烟。吹篪先弄曲,调筝更撮弦。歌还团扇后,舞出妓行前。绝代终难及,谁复数神仙。
橘中篇。元代。杨载。 并海无山林,莽莽皆平畴。君家择地利,即此营菟裘。杂树作藩屏,青红间绸缪。其中植橘柚,拥蔽枝叶稠。盛夏开白花,朱实悬高秋。飞霜虐万物,寒风助飕飗。凌晨察变候,策杖巡维陬。是何黄金多,暴露宜藏收。采摘资众力,转输及他州。子长传货殖,谓此同列侯。上充国家赋,下贻篚筥谋。千缣可坐致,何必龙阳洲。
奉和鲁望谢惠巨鱼之半。唐代。皮日休。 钓公来信自松江,三尺春鱼拨剌霜。腹内旧钩苔染涩,腮中新饵藻和香。冷鳞中断榆钱破,寒骨平分玉箸光。何事贶君偏得所,只缘同是越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