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烛芙蓉花,擢擢采兰妇。怀袖忽已盈,馨香谁为有。
秋草一以萎,此物难独久。驰情一水间,无因携素手。
古诗后十九首 其六。唐代。李攀龙。 烛烛芙蓉花,擢擢采兰妇。怀袖忽已盈,馨香谁为有。秋草一以萎,此物难独久。驰情一水间,无因携素手。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上知府李殿院十韵。宋代。魏野。 诏选来棠树,花骢拥旆乘。饥民期再活,寒士贺中兴。廌角谁伤触,狼心自战兢。只求天子信,寄避世家僧。窃听无馀论,唯愁有急徵。每因公宴乐,方遣妓祗承。才薄终难纪,情深岂易胜。相亲容似鹤,不拜许如僧。郡阁招看雪,溪亭访蹑冰。转愁诗老退,何以答褒称。
诗偈 其六十二。唐代。庞蕴。 昔日在有时,常被有人欺。一相生分别,见闻多是非。已后入无时,又被无人欺。一向看心坐,冥冥无所知。有无俱是执,何处是无为?有无同一体,诸相尽皆离。心同虚空故,虚空是我师。若论无相理,惟我父王知。
至节日建州会詹士元。宋代。朱松。 嗟予身百忧,佳节过倥偬。客愁随线增,归思与灰动。当年从子日,未觉百虑重。高堂绕床呼,一掷有馀勇。那知客天涯,相对寒骨耸。岁月曾几何,鬓丝今种种。忍饥山药煮,附煖地炉拥。深藏断还往,衰病脱拜拱。兴言望乡关,云物方郁滃。空馀相属意,杯酒久不捧。
送灶二首 其一。清代。夏曾佑。 栾车寓马列墙东,突不能黔亦报功。自古传衣争媚汝,频年轹釜误而公。三敲会见逢嵩岳,一膊终须送有穷。从此不须忧有髻,醉扶六女酒颜红。
硐岭樵歌。宋代。徐似道。 黄山东南数十里,芙蓉削翠连云起。萧萧褐褐三五群,生薪半肩歌不止。石径迢迢云外行,烟雾满地穿林坰。圣世不须紫芝曲,息担击壤歌太平。
中秋夜对月怀吴之仲。明代。李时行。 玉笛凄清隔院闻,枫林霜叶落纷纷。人间月色此时好,天上秋期今夜分。几处远山凝暮霭,一声孤雁起寒云。相思迢递天南北,坐对清光长忆君。
代柬寄王去非。宋代。刘宰。 闻随使使过江东,想见旌旗十里红。多少苍生在寒谷,早吹邹律转春风。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清代。纳兰性德。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