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过林忠甫山房。宋代。顾逢。 虽是无猿鹤,何殊林麓间。从教居近市,不必入深山。白日窗如炙,清风门自关。留连诗酒乐,坐久竟忘还。
星桥夜度,火树宵开,灯月光交射。翠檐铜瓦。相辉映、隐隐绛霞飘下。风流艳雅。向柳陌、纤纤共把。筵宴时、频酌香醪,宝鸭喷沈麝。
已是欢娱尽夜。对芳时堪画,条倡叶冶。鸳灯诗帕。嬉游看、到处骤轮驰马。十千换也。惟好事、寸心难谢。听九衢、三市行歌,到晓钟才罢。
解语花。宋代。杨泽民。 星桥夜度,火树宵开,灯月光交射。翠檐铜瓦。相辉映、隐隐绛霞飘下。风流艳雅。向柳陌、纤纤共把。筵宴时、频酌香醪,宝鸭喷沈麝。已是欢娱尽夜。对芳时堪画,条倡叶冶。鸳灯诗帕。嬉游看、到处骤轮驰马。十千换也。惟好事、寸心难谢。听九衢、三市行歌,到晓钟才罢。
和喜雨二绝 其二。宋代。朱熹。 黄昏一雨到天明,梦里丰年有颂声。起望平畴烟草绿,只今投笔事农耕。
旅京陪公穆丈十度燕谈得句录别。近现代。王易。 摩挲苦忆霸城翁,强逐徂秋迓塞鸿。清绝书堂商老计,病馀药裹有新功。得醇未要平原饮,撮土何增泰岱崇。后会看公丹在握,可容盈月坐春风。
侍嘉言叔溪行和其韵。宋代。陈文蔚。 山下江清水见沙,杖头沽醉酒旗家。多情黄菊知人意,故放篱边三四花。
饯竹所叔赴庆元征官和韵。宋代。何梦桂。 正好山中赋草堂,老龙谁唤起南阳。青衫华发剑三尺,白犬丹难酒一觞。尘世功名蕉下鹿,半生爵禄梦中羊。年来处处波涛险,莫趁风帆上海艎。
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其一。唐代。杜甫。 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临危经久战,用急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