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雨火,郎但笼窗坐。何处汲寒浆,金瓶井中堕。
四时子夜歌 其三。唐代。李攀龙。 三伏天雨火,郎但笼窗坐。何处汲寒浆,金瓶井中堕。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遗斋。明代。沈周。 风云已外违高翮,草莽之中寄贱名。江海固非长往地,乾坤聊寄不訾生。乌罗礼废人将老,白醴恭衰我自平。菜本瓜苗虽琐琐,栽培于物尚多情。
抱儿行。明代。卢若腾。 健卒径入民家住,鸡犬不存谁敢怒。三岁幼儿夜啼饥,天明随翁采薯芋。采未盈筐翁未归,儿先归来与卒遇;抱儿将鬻远乡去,手持饼饵诱儿哺。儿掷饼饵呼爹娘,大声哭泣泪如雨;邻人见之摧肝肠,劝卒抱归还其妪。妪具酒食为卒谢,食罢咆哮更索赂;倘惜数金赎儿身,儿身难将铜铁锢。此语传闻遍诸村,家家相戒谨晨昏;骨肉难甘生别离,莫遣幼儿乱出门。
送周原已院判之南京席上得别字。明代。李东阳。 金陵山水真奇绝,我昔南游遍车辙。归来梦想隔尘埃,翼未高飞肘先掣。与君有约各分署,三岁两曹惟一缺。羡君此去若登仙,欲往不得心内热。如遭炎蒸坐深甑,拟踏阴厓齧寒雪。君今况得故乡归,我是北人犹爱说。停君酒杯听我歌,我歌未终君暂辍。折桂桥边衣锦行,雨花台上登高节。古闻骑鹤上扬州,得未为艰失为觖。太常陈卿我同志,官府神仙非滥设。因君寄语须自珍,莫道玉堂天上别。
留别。唐代。白居易。 秋凉卷朝簟,春暖撤夜衾。虽是无情物,欲别尚沉吟。况与有情别,别随情浅深。二年欢笑意,一旦东西心。独留诚可念,同行力不任。前事讵能料,后期谅难寻。唯有潺湲泪,不惜共沾襟。
送孙季和知县赴常熟。宋代。释宝昙。 援琴不怕春风颠,已许桃李同嫣然。今人政自无此手,昔也子贱今琴川。争名固浅丈夫事,公益走避如云烟。共惟圣学本心授,不敬莫大中无传。吾行敢后天下士,百年人物犹拳拳。风流往往入诗笥,经济一一归民编。板舆扶上醉乡日,竹溪便唤姑苏船。谁云弱水不可到,政成我是蓬莱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