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茎夜擢建章高,汉主祈年祀事劳。仙吏诗投青玉案,故人秋卧白云曹。
此生湖海供多病,何物风尘抵浊醪。中散近来疏懒甚,更无书札到山涛。
答宗考功斋居见赠。唐代。李攀龙。 金茎夜擢建章高,汉主祈年祀事劳。仙吏诗投青玉案,故人秋卧白云曹。此生湖海供多病,何物风尘抵浊醪。中散近来疏懒甚,更无书札到山涛。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题李赞可掀篷梅轴二首 其二。唐代。王质。 半腰已自见全身,但要当人著眼明。觑到梅花头上上,十方同是玉为京。
好事近。宋代。程大昌。 我里比侨居,不欠山青水绿。只恨风冲雁序,使分飞隈澳。只今一苇视苕溪,见天伦雍睦。此去春浓絮起,应翻成新曲。
登山与强景明伴读联句。明代。朱诚泳。 南山何崔嵬,浑融出天匠。百二古称雄,封疆今独壮。高于列雉城,秀比施屏障。导骑俾暂休,肩舆聊一上。霏岚湿我衣,落絮沾行仗。峰峦露晓晴,乾坤正春酿。山鸟自和鸣,山花亦争放。山溜讶琴鸣,山云若潮涨。崚嶒倦跻攀,佳丽足瞻望。悠悠引旆旌,浩浩牵情况。遥看泰华峰,真乃丈人行。咫尺近星辰,分明履蓬阆。俯察白云低,遐观清渭漾。高兴入微茫,新诗给酬倡。薄暮始言归,赏心讵能忘。山灵肯爽盟,岁岁期相访。
赠别高彦清宪郎。明代。王祎。 相见即相别,其如念子何。汧云随晚骑,陇树照春罗。仕志青霄远,高吟白雪多。重逢定何地,阙下听鸣珂。
鹧鸪天。宋代。韩玉。 爱日烘晴旬日间。谩邀朋辈为跻攀。无穷望眼无穷恨,不尽长江不尽山。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饱吟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天明美解非晚许以台上假山为惠小诗督请。宋代。廖刚。 百花台上小蓬莱,碧玉嶙峋照眼开。曾念萱堂少佳致,不知何夕定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