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坞花冥冥,斜阳倒玉瓶。风尘犹傲吏,天地此空亭。
共醉蓟云白,相看燕草青。我来吟泽畔,不是独为醒。
春日韦氏园亭同元美赋 其一。唐代。李攀龙。 春坞花冥冥,斜阳倒玉瓶。风尘犹傲吏,天地此空亭。共醉蓟云白,相看燕草青。我来吟泽畔,不是独为醒。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舣舟琵琶亭次福士张元龙以诗代柬韵。宋代。魏了翁。 乐天未信果知天,枉为琵琶弦系舡。须识屈信常事耳,暑寒代序月移躔。
哭祖六自虚(时年十八)。唐代。王维。 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何辜铩鸾翮,底事碎龙泉。鵩起长沙赋,麟终曲阜编。域中君道广,海内我情偏。乍失疑犹见,沉思悟绝缘。生前不忍别,死后向谁宣。为此情难尽,弥令忆更缠。本家清渭曲,归葬旧茔边。永去长安道,徒闻京兆阡。旌车出郊甸,乡国隐云天。定作无期别,宁同旧日旋。候门家属苦,行路国人怜。送客哀难进,征途泥复前。赠言为挽曲,奠席是离筵。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花时金谷饮,月夜竹林眠。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群公咸属目,微物敢齐肩。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琴声纵不没,终亦继悲弦。
赠进贤吕茂宰 其一。明代。吴与弼。 薄劣何劳谊薄云,野桥迎候度朝暾。绵绵却忆宵来雨,谁道荒村拥令君。
梅山弟来同饮醉书本堂。宋代。陈著。 谁将糟粕视诗书,兄弟何妨做拙儒。流水青山同醉处,清风明月几归途。樵歌相与为吟友,草市谁教见瑞夫。宇宙如今惟有酒,太和楼下渺烟芜。
戏题张千户画松。明代。陈献章。 张侯画松人不识,松不画横惟画直。上干青霄下盘石,倒卷苍龙二千尺。神物安可留屋壁,变化虚空了无迹。不然恐遭雷斧辟,左手执弓右持戟。取胜无过万人敌,侯莫画松费笔力。
赠吕爱员外。明代。郑善夫。 秋云会崇台,观子意弥远。新知何草草,半饟迭酬劝。同生不尽欢,异世乃增恋。真交重意气,岂必日缱绻。丛菊有远芳,女萝有深蔓。大道沦沧溟,相期汎波澜。
乡有好事者出君谟行草八分书数幅中有梅圣俞。宋代。杜衍。 莆田笔健与文豪,忧爱南山县咏高。欲使英辞长润石,每逢佳句即挥毫。清如韶濩谐音律,逸似鸾皇振羽毛。羲献有灵应怅望,当时不见此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