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风色报褰帷,道入平原雨雪迟。天欲并传梁苑赋,君今试和郢中词。
凭陵尺素光犹动,缥缈扁舟兴可知。况值如渑春酒熟,好来投辖未须疑。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 其一。唐代。李攀龙。 九河风色报褰帷,道入平原雨雪迟。天欲并传梁苑赋,君今试和郢中词。凭陵尺素光犹动,缥缈扁舟兴可知。况值如渑春酒熟,好来投辖未须疑。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宫柳。明代。王立道。 占尽芳菲春暮天,昭阳柳色倍堪怜。千条晓湿金茎露,几树晴低青琐烟。暗叶藏莺娇自语,飞花蹴燕舞还颠。宸游到处成欢赏,又见朝来三起眠。
咏史八首·孟光。宋代。蒲寿宬。 色不谐朱铅,力可举杵臼。贫贱何足云,持敬在悠久。相对如嘉宾,旁人莫嫌丑。
与同幕集南楼再用韵。宋代。方岳。 飞盖临边城,敌在吾目中。古今一俯仰,衰草迷隋宫。书生故倦游,庞眉感秋蓬。安得双飞鸿,跨此万里风。下视渺尘土,毋与俗士逢。
庄恪太子挽词二首 其二。唐代。姚合。 寒日青宫闭,玄堂渭水滨。华夷笺乍绝,凶吉礼空新。薤露歌连哭,泉扉夜作晨。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
酬顺甫见寄。明代。李攀龙。 仙郎春思满漳河,天上双鱼寄楚歌。自隔青云知己尽,谁言白雪和人多。山城薄曙轺车发,幕府先秋羽檄过。磬折路傍君不见,漆园为吏傲如何。
题四景山水为林君叔孟赋 其四。明代。黄仲昭。 滕六飞花散九垓,乾坤万象变琼瑰。诗翁胸次春无限,溪上冲寒晓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