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今犹在,浮名信已劳。病来衰綵笔,老至恋绨袍。
阁卧风尘过,衔杯夜色高。旧知江夏守,不厌祢生豪。
阁夜示茂秦 其二。唐代。李攀龙。 为客今犹在,浮名信已劳。病来衰綵笔,老至恋绨袍。阁卧风尘过,衔杯夜色高。旧知江夏守,不厌祢生豪。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万年春。宋代。丘处机。 土穴秋来,温温渐觉阳和胜。幽栖兴。道家偏称。疏懒多贫病。凛冽天寒,叶落山川净。窗前竞。雪飘风劲。热焙闲吟咏。
真珠帘 帘。清代。沈岸登。 绿筠剪取烟江畔。依然是、帝子啼痕红染。细节理千丝,爱玉钩长绾。象蔑犀钉初上了,胜一片、湘云纤软。深院。更白珠连缀,翠羽横卷。最恨陌上钿车,被春风摇曳,暗藏人面。惆怅碧纹回,有冷波吹练。镇日珊瑚慵不起,便串断、蜻蜓谁管。银蒜。休误了归来,画梁双燕。
村居。唐代。韩偓。 二月三月雨晴初,舍南舍北唯平芜。前欢入望盈千恨,胜景牵心非一途。日照神堂闻啄木,风含社树叫提壶。行看旦夕梨霜发,犹有山寒伤酒垆。
秋夜。清代。刘时英。 不复闻刁斗,长吟酒一卮。寒蝉鸣古树,惊鸟落高枝。有恨人衰矣,无才歌已而。行藏那可问,辜负菊花期。
二月二日出郊。宋代。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送余德先之任闽中取道云中省觐。明代。孙传庭。 霜飞木叶乱纷纷,京邸萧疏此送君。海内不堪多战伐,天涯偏是惜离群。闽江春色延青旆,冀岭秋风动白云。此去相思同万里,梅花驿路好相闻。
主敬以西青题予斋为赋长歌。清代。宋华金。 太行之山出关东,蜿蜒千里翔飞鸿。高拱神霄卫琼宫,罗列万朵青芙蓉。下临九陌佳气通,云蒸霞变烟峦丛。开轩西望见一峰,螺黛窈窕当晴空。营丘摩诘状难工,钱郎暇日时过从。持杯揖翠豁心胸,醉呼一斗松液浓。西青二字颜斋中,寒蛟秋蚓回笔锋。山灵起笑拨云封,更催雨师洗山容。落日晻映含夕舂,仰睇远色无终穷。碧汉又见摩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