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淄渑日,功名与宦情。高堂一为坐,世路遂相轻。
行乞还燕市,悲歌复蓟城。佩刀风雨夜,堪作箾中鸣。
元美以家难羁京作此为唁 其一。唐代。李攀龙。 驰骋淄渑日,功名与宦情。高堂一为坐,世路遂相轻。行乞还燕市,悲歌复蓟城。佩刀风雨夜,堪作箾中鸣。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和田家 其七。宋代。赵希逢。 赢粮破晓自薪樵,有米无柴著甚烧。更有一般欠区处,淡餐粝饭鼎中焦。
题金鸡春晓。明代。李腾。 金冈胜概多,灵鸟生非俗。名雒异凤凰,志不同鸿鹄。烟花四望春,天地一声旭。徵音勿云杳,于兹端可续。
八月九日晚赋。宋代。陆游。 薄晚悠然下草堂,纶巾鹤氅弄秋光。风经树杪声初紧,月入门扉影正方。一世不知谁後死,四时可爱是新凉。从今觅醉其当勉,酒似鹅儿破壳黄。
李大夫行。明代。何景明。 君不见大梁李进士,年未三十官大夫。金钟翠釜识国器,汗血飞黄看过都。昨来走马长安道,一日声名尽倾倒。墨卿学士兢迎致,摇笔登坛为挥扫。卢前王后不足论,曹刘沈谢升堂早。我方避世金门前,君独时时问草玄。金声一掷天台赋,凤沼常留春草篇。忆年二十当弱冠,结交四海皆豪彦。文章天上借吹嘘,杯酒人中回顾盼。十年流落失边李,词场寂寞希篇翰。自从去岁得李薛,令我倡叹增颜色。对坐相看两凤毛,破围实藉千军力。安阳崔史文绝伦,意气颇与二子亲。苏台徐卿爱才者,曲卷往往停车轮。斯文在天未坠地,我辈努力追前人。波颓澜倒挽一发,鲸翻鳖掷争嶙峋。薛生归钓黄河岸,君亦遥维沔川缆。霄汉终还五马车,江湖暂解双龙剑。古来丈夫或未偶,畏途轗轲无不有。李广羞过灞上亭,贾生愁醉长沙酒。倘遇冯唐老见君,一言更荐云中守。
国计。明代。郭之奇。 农臣思国计,望屋急军前。多取难因岁,三征不问田。为都皆可去,署考孰能先。勉语沟中瘠,扶疮向朴鞭。
和张无垢胡澹庵二先生清江亭记。宋代。刘黻。 一静心境融,飞跃昭上下。大道元不磨,人情自荣谢。两翁投遐荒,浩然独余暇。悲此当道狐,羞彼立伏马。命义俯仰间,谁复论冬夏。一笑清江滨,瓦杯胜琼斚。丙子复丙辰,居然百载下。青山招我来,寒燠任更谢。寤寤古人心,处变亦如暇。纷纷艳孔张,翕翕啧贾马。世道长江流,何人屹中夏。漆室空兴嗟,且酌宜城斚。
九月二十四日遣兴奉寄太常诸僚。明代。边贡。 往岁冰衔窃奉常,兹辰光宠异班行。斜廊缥渺朱衣月,合殿氤氲玉佩香。天语独闻当北面,岳神分祀得东方。如今病卧秋山里,白发青灯感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