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裘马最翩翩,不惜黄金结少年。
今日萧条君不见,白杨秋色有谁怜。
挽杨生。唐代。李攀龙。 平生裘马最翩翩,不惜黄金结少年。今日萧条君不见,白杨秋色有谁怜。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贻蜀五首。韦兵曹臧文。唐代。元稹。 处处侯门可曳裾,人人争事蜀尚书。摩天气直山曾拔,澈底心清水共虚。鹏翼已翻君好去,乌头未变我何如。殷勤为话深相感,不学冯谖待食鱼。
大堤曲。唐代。李白。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为王德斋题小景山水。明代。曹义。 树底柴门昼不关,读书人共白云闲。谁知更有清閒客,独立斜阳看晚山。
寄题罗浮别业。唐代。高骈。 不将真性染埃尘,为有烟霞伴此身。带日长江好归信,博罗山下碧桃春。
雨夜同牧原。清代。纪淑曾。 急风催暝色,和雨到庭柯。寒近窗前蚤,愁如叶下多。田园催晚节,江水涨微波。相慰浑忘寐,孤灯耿薜萝。
与张计部夜语并寄家书。明代。卢龙云。 冉冉风尘客,悠悠桑梓情。十年俱潦倒,片语尽平生。候馆悲秋色,乡园羡昼行。平安惟两字,凭为报柴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