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霜雪意何如,回首风尘见索居。病后五陵春草色,愁中三辅使君书。
时名转忆潘生拙,世事能令阮藉疏。最好拂衣江海上,故园戎马重踌躇。
早春寄元美。唐代。李攀龙。 蓟门霜雪意何如,回首风尘见索居。病后五陵春草色,愁中三辅使君书。时名转忆潘生拙,世事能令阮藉疏。最好拂衣江海上,故园戎马重踌躇。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杂咏二首 其二。清代。蒋春霖。 海陵地卑湿,无山水色浑。城西有高阜,云驻鄂王军。鸿名重千祀,遂令培塿尊。仰瞩极云汉,俯视尽川原。天风聚万籁,时闻笳鼓喧。东南久用武,豺虎今尚存。千里接斥卤,被野禾黍繁。馈饷恃仓积,防禦非空论。登临望烽燧,眷言思故人。
北史六首 其三 《周太祖纪》。明代。郑学醇。 拓拔西东祚已移,周齐兵甲两相持。只今沙苑风前柳,犹似当年力战时。
次韵蒲左丞游虎丘十首。唐代。朱长文。 丘如蹲虎占吴西,应得佳名故国时。未必金精能变化,空传怪说使人疑。
秋夜与俞安期宿乌龙潭吴家水亭。明代。吴兆。 潭光与月色,清彻一园中。阴过临城树,凉当隔岸风。窗虚涵若水,亭敞坐如空。幽极不成寐,高怀有客同。
题董相生青山白云斋。唐代。李质。 堂前叆叇护参差,世外红尘绝是非。远树好烟长对坐,落花流水暗通池。岁寒桂岭松凋后,秋晚漓江石出时。岂为康山成野癖,故留青白豁襟期。
木兰花慢 七夕寄瑶,时伊正欧游。两汉。刘雄。 怯流光冉冉,正烦暑,忽秋清。怅佳节重来,高楼望断,依旧孤零。堪惊十年旧梦,竟连环未解我怜卿。休叹人违两地,早知石有三生。盈盈。一水多情。金钿盒,玉壶冰。问游踪何在,渔村波暖,斜塔眸凝。还如长房缩地,幸万维一网似能凭。却恨参差朝暮,不同伫看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