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如水夏堂凉,翠簟含风午梦长。
老去自于闲有得,困来每与客相忘。
松窗试笔端溪滑,石鼎烹云顾渚香。
一鸟不鸣心境寂,此身真不愧羲皇。
夏日睡起。唐代。文徵明。 绿阴如水夏堂凉,翠簟含风午梦长。老去自于闲有得,困来每与客相忘。松窗试笔端溪滑,石鼎烹云顾渚香。一鸟不鸣心境寂,此身真不愧羲皇。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挽吴太夫人。宋代。陈宓。 蚤出勋名裔,中年历险巇。事姑追孝妇,教子作儒师。狱为平反喜,金缘赈贷施。鱼轩归去后,两郡几人悲。
送按察使郭智之福建。明代。杨荣。 圣朝建百职,风纪任匪轻。外台掌一面,郡邑瞻仪刑。自非英特流,是职良难胜。郭君京畿彦,擢桂当妙龄。遂峨獬豸冠,正笏居明廷。丹心照白日,逸气凌青冥。乘骢道途肃,揽辔污浊清。鹰隼戾霄汉,歘使凡鸟惊。以兹荷优擢,出入被恩荣。朱衣面黼扆,锦带腰间横。奉命镇关陕,惓惓效忠诚。边堠息烽警,民物俱安宁。暂息九霄翮,高秋再骞腾。七闽在南服,宪度虚鉴衡。喜君膺荐拔,告别今戒行。风清残暑收,雨霁凉气生。画船泛清波,一日千里程。暮发广川驿,朝过下邳城。苏台月先白,钱塘潮正平。行行抵闽粤,下车振英声。林薮断豺虎,海岛绝鲵鲸。令行群邪伏,心正公道明。定知惠爱洽,不负知己情。永保松柏操,岁晚长青青。
归读书处作简汝威弟。明代。冯惟健。 城南书舍复相违,身外浮名有是非。若得羽翰遗世网,定应猿鹤老柴扉。泉鸣花径时垂钓,日到松梢自曝衣。王子夜深乘月色,山头吹把玉箫归。
范佥事幽居。元代。萨都剌。 邑外桑麻长,山中笋蕨甜。儿孙荐时果,燕雀下晴檐。芳草生含路,杨花飞过帘。人头似白雪,对客口如钳。
长相思·朝思归。宋代。洪适。 朝思归。暮思归。塞雁三年不见飞。断肠天一涯。千思归。万思归。梦到窗前拂淡眉,觉来以泪垂。
杏山馆听子规。唐代。窦常。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复热。宋代。汪炎昶。 昨暮北窗雨,未产欹枕声。今晨东郊日,依作□炎□。神龙伏窟宅,独忍遗吾民。却恐空山雷,散入饥肠鸣。皇天亦何意,水旱频相仍。疲赢易凋将,可使失风岂。尤民岂吾事责,畎亩心未宁。
寄韩孟郁易州学博 其一。明代。区怀瑞。 燕南赵北有京高,吏隐谭经兴更豪。三辅衣冠归讲部,五陵车马识词曹。金台嶪嶪霜为骨,易水萧萧风似刀。可但登临询往事,淩云今见起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