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斜倚赤阑桥,天远碧烟消。酒醒忽见花间影,轻云散、月在林梢。
野火青山隐隐,渔歌绿水迢迢。
当年曾此醉清宵,共棹木兰桡。白头重蹋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难招。
夜静单衫露冷,玉人何处吹箫。
风入松 行春桥望月。唐代。文徵明。 夜凉斜倚赤阑桥,天远碧烟消。酒醒忽见花间影,轻云散、月在林梢。野火青山隐隐,渔歌绿水迢迢。当年曾此醉清宵,共棹木兰桡。白头重蹋行春路,同游伴、半已难招。夜静单衫露冷,玉人何处吹箫。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至日有寄南金兄奉寄。元代。邵亨贞。 一从之子移家去,久矣溪居绝赏音。万事无情空过眼,三年不见转关心。春风彩笔新诗少,夜雨青灯旧梦深。今日柴门又冬至,野梅花下独沉吟。
次韵汪仲嘉尚书喜雨 其二。宋代。范成大。 老身穷若不须忧,未有毫分慰此州。但得田间无叹息,何须地上见钱流。
送吴秀才赴辟廱。宋代。谢逸。 吾家阿连诗,美如青精饭。君尝从之游,剩馥润青简。我老世所憎,百推无一挽。君独频叩门,问我句中眼。此行赴功名,旧习暂锄铲。霜清山驿寒,酒醒夜闻雁。挑灯诵我诗,聊供一笑莞。
山友辞 不如归去。唐代。王质。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花稠草繁胡不住。春山春林烟日暮,山花惨悽无意绪。溪可饮,林可啄,饮啄甘香且为乐。呜呼此友兮勿渝约,月明满野松毬落。
十一月九日子卿招饮湖亭为消寒第一集。明代。黄钺。 放浪闲身又一年,溪山好处日周旋。寒犹未峭交初九,月已分明过上弦。卢橘花繁香太冽,红梅枝老影逾妍。行吟却笑天随子,奄有吴松赋自怜。
咏淮南八公。明代。王立道。 霓车遥去白云端,鸡犬纷纷随羽翰。丛桂未须淹隐士,长裾元自笑王官。坐令楚国轻千乘,肯向秦关试一丸。何事茂陵空好士,金茎寂寞露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