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径沾篱已灿然,飞帘扑面更翩联。红吹晴雪风千片,锦蹙春云浪一川。
老惜鬓飘禅榻畔,醉看燕蹴舞筵前。无情刚恨通宵雨,断送芳华又一年。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一。唐代。文徵明。 点径沾篱已灿然,飞帘扑面更翩联。红吹晴雪风千片,锦蹙春云浪一川。老惜鬓飘禅榻畔,醉看燕蹴舞筵前。无情刚恨通宵雨,断送芳华又一年。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木兰花·风帘向晓寒成阵。宋代。晏几道。 风帘向晓寒成阵。来报东风消息近。试从梅蒂紫边寻,更绕柳枝柔处问。来迟不是春无信。开晚却疑花有恨。又应添得几分愁,二十五弦弹未尽。
好事近(十二之四)。宋代。陆游。 岁晚喜东归,扫尽市朝陈迹。拣得乱山环处,钓一潭澄碧。卖鱼沽酒醉还醒,心事付横笛。家在万重云外,有沙鸥相识。
水居诗。明代。高攀龙。 少敦诗书好,长嗜山水娱。一朝谢簪组,而来居菰芦。青山当我户,流水绕我庐。窗中达四野,喜无垣壁拘。桃柳植长堤,菱荷被广渠。徒侣有渔父,比邻惟田夫。虚堂白日静,恍若游黄虞。兀兀日趺坐,欣欣时读书。会兹动静理,常得性情舒。恓然以卒岁,去此将焉如。
题觉心居士转物轩。宋代。释大观。 两沼滟寒碧,一堂纳宽閒。高柳逢春新翠展,寒梅霁雪清香繁。好本栽培常烂熳,四序芳馨看互换。杂华境遍刹尘中,十波罗蜜更主伴。觉心隐几随彷徉,六用俱妙无可降。跏趺不语亦不默,篆烟一缕春昼长。释迦老子何所见,教谭三百皆方便。就中一处最亲切,转物不为物所转。此堂物物元无殊,随人受用有亲疏。尘尘摄入大毗卢,应笑本来物无转亦无。
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宋代。苏颂。 朝鞍早过凤楼西,雨浥轻尘未有泥。颁宴百壶人共醉,演纶双笔客同携。紫微旧刻兰堂閟,朱字新牌艺院题。更识训词深厚意,言成膏泽惠编齐。
南宁府三首 其二。明代。林弼。 谩说天南第一关,边城依旧好江山。丰年箫鼓赛田祖,近日衣冠化洞蛮。孟获革心诸葛纵,智高授首狄青还。三公亭上舒长啸,落日凉风起碧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