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 其二

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 其二朗读

四朝文物仰前修,一日功成遂乞休。君子致身惟道在,野人思治愿公留。

狄门桃李叨知己,白下江山忆旧游。莫谓白岩多乐事,希文常负庙廊忧。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朗读

古诗送乔冢宰致仕还太原二首 其二相关作品

苇岸逢残雨,河桥对暮流。停鞭一怅望,客思暂夷犹。

枫叶满江色,夕阳终古愁。遥怜君亦苦,不共故园秋。

今夕复何夕,张燕芝云堂。西风度江汉,仰见征鸿翔。

坐中仙释侣,学道攻文章。飘飘鸾鹄姿,皎皎金玉相。

解携仍是一年余,本自情亲听迹疎。

子去合登青琐闼,人言方驾短辕车。

小桃当春发,娆冶亦可怜。新绿枝条软,轻红送旧年。

江城夜雨满楼台,池上残红拨不开。

慈氏家风都漏泄,善财南去未回来。

唤起窗前尚宿酲,啼鹃催去又声声。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紫塞春风散羽书,使君高枕见离居。人间不识胡名马,门下犹传海大鱼。

开府少阳还气色,登台东岳复何如。遥知醉后吴歌发,落日萧条薄望诸。

瞥眼真成廿六年,书来草法逼张颠。早知好月难终夕,独惜晨星各一天。

出殿神羊宁改触?放山病马久忘鞭。却愁会面从何说,身世交衡底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