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书成奏尚方,南宫拜诏许传觞。青春照坐宫花丽,瑞露浮樽法酒香。
邂逅鸾台修故事,遂令牛走被馀光。浓恩恰似朝来雨,散作槐厅六月凉。
实录成赐燕礼部。唐代。文徵明。 北府书成奏尚方,南宫拜诏许传觞。青春照坐宫花丽,瑞露浮樽法酒香。邂逅鸾台修故事,遂令牛走被馀光。浓恩恰似朝来雨,散作槐厅六月凉。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散策门外邻叟怪其瘦。宋代。陆游。 八十衰翁力既愆,强扶藤杖出门前。朝晡恃粥何劳叹,齿脱牙摇已数年。
霜天未解潞河冰,暂向城南一驻旌。云漏尚惊高阙报,风埃聊对野塘清。
不将门帖通台省,漫有诗篇记姓名。时枉诸公遥问讯,天涯谁道近春明。
十一月廿六日拜南刑部次月廿七日陛辞寓曹氏园亭。明代。周伦。 霜天未解潞河冰,暂向城南一驻旌。云漏尚惊高阙报,风埃聊对野塘清。不将门帖通台省,漫有诗篇记姓名。时枉诸公遥问讯,天涯谁道近春明。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清代。朱彝尊。 风樯水槛尽飞花,一曲春波潋滟斜。北斗阑干郎记取,七星桥下是儿家。
醉中赠山上人。明代。王世贞。 已觅苾刍为酒客,还依兰若筑糟丘。青山看罢无他事,黄卷抛来且自由。六欲界中须让醉,四禅天上始宽愁。狂夫偶作狂颠语,不道生公石点头。
立春日作。宋代。赵公豫。 春风有脚到柴门,最爱朝曦气自温。养性颇知学是贵,涵情尤识道称尊。土牛应候农功起,木铎传音官儆存。惟愿四方成乐岁,投戈解甲牧鸡豚。
和鲍倅暴雨大水之作。宋代。虞俦。 坳堂方笑芥为舟,骤雨俄惊汇众流。天漏不知何处补,地卑转觉此生浮。会须击水扶摇上,政想乘风汗漫游。宦海陆沉聊尔耳,诗人休咏白蘋洲。
杭州思归。宋代。晁咏之。 丘壑情无尽,田园兴有馀。何当厌泽国,不奈忆君庐。庭户草应长,江山木已疏。何时整归棹,八月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