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下戎葵高十尺,紫蕤入帘明的皪。谁令艳质不逢春,却有丹心解倾日。
轻尘不飞朱夏清,翠翘镂日阴亭亭。南风吹帏残酒醒,寂寞阑干昼方永。
庭前蜀葵。唐代。文徵明。 庭下戎葵高十尺,紫蕤入帘明的皪。谁令艳质不逢春,却有丹心解倾日。轻尘不飞朱夏清,翠翘镂日阴亭亭。南风吹帏残酒醒,寂寞阑干昼方永。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同鲁南天界方丈对雨。明代。顾璘。 与子避俗祇园深,高阁雨鸣如洗心。芳草杜门无马迹,墨云缠树有龙吟。堪怜把笔临池水,况复衔杯对竹林。终岁驱驰城郭里,幸于支遁此开襟。
送次道学士倅洛中。唐代。胡宿。 留籥初均相府劳,辟书先下得虔刀。黄图气象占龙阙,丹穴精神识凤毛。一代策书承世学,三川风月属诗豪。山公更有通家旧,应许论文醉醁醪。
三醉龙使君帐中歌。明代。梅鼎祚。 清霜初报湖中客,阴云出鬼如蟠石。今朝又入郇家厨,一旬三醉龙君席。龙君豪饮卷白波,食单事事敌韦何。渍蜜鱁那可赏,饮乳蒸豚未足多。更看蒲叶传新菜,别有樱桃字饆闉。平生最爱寒消粉,此地新煎热洛河。野夫饱食兼大醉,龙君醒眼雄相视。直邀玉女对投壶,催复铁骑横铙吹。一官从左禄从微,好向文君问典衣。有酒且开北海座,无粟仍守东方饥。滴滴莲花漏欲尽,天河渐涸残星陨。难辞犹泊孝廉船,来期再就丹阳尹。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宋代。陈与义。 举头山围天,濯足树映潭。山中记今日,四士集空岩。
述灾。清代。丘逢甲。 炎天久不雨,一雨遂汎滥。三江势俱涨,有地皆水占。平乡水过屋,高市水入店。桑田尽成海,馀者山未陷。无堤能自坚,有稻不得敛。灾民露天宿,屡徙常倚担。生者鹄面立,死者鱼腹殓。天心夙仁爱,忍使民昏垫。无家百万人,仰视宁无憾。虽有泛舟粟,救死亦云暂。来日良大难,安能久遍赡?平生愧禹稷,饥溺常在念。徬徨起中夕,侧目江云暗。
伏牺 其一。宋代。王十朋。 太古民淳事简稀,圣人牛首号包羲。如今四海皆人面,心似山川更崄巇。
效乐未央体咏梅二首 其二。元代。周巽。 冰注魄,雪霏香。发春意,冠年芳。元气所融结,花中之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