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灯明灭照头颅,八十三龄过隙虚。一岁又从今夕尽,馀生消得几番除。
老知无地酬君宠,贫喜传家有父书。独有梅花堪慰藉,春风消息定何如。
壬子岁除。唐代。文徵明。 残灯明灭照头颅,八十三龄过隙虚。一岁又从今夕尽,馀生消得几番除。老知无地酬君宠,贫喜传家有父书。独有梅花堪慰藉,春风消息定何如。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宴东湖流杯亭送欧阳大参赴蜀。明代。皇甫涍。 流杯亭上酌,修竹乱溪沄。暝树烟常合,春山雨不分。别情依去鸟,客路入重云。怀旧仍伤远,劳歌夜独闻。
遣怀。明代。申佳允。 抱影萧萧昼掩关,竹窗松几墨花寒。双龙气掩青萍剑,五岳光凌紫箨冠。真幻禅锋惺后悦,赢输弈局静中看。烧灯倚徙悬高榻,细雨霏微鹤梦残。
樵叟。宋代。程垣。 苍苍双鬓银,矍铄不惮勤。背曲行步迟,徐徐溪水滨。群儿喧南山,踏起南山尘。翁跣负薪回,换得一壶春。
喜迁莺 清明前一日陪史耳翁饮雪持斋头。清代。陈维崧。 晴帘乍浣。被燕蹴红英,递香窗眼。渐渐溪桥,迢迢杨柳,一半黄轻绿浅。风弄秋千不定,日暖蘼芜何限。春醪熟,嘱东阳愁绪,暂时分遣。早晚。南陌上,绣幰雕轮,依约何时断。千载鱼灯,五侯蜡烛,赢得三春梦短。从古禁烟时候,祇博鸟啼花怨。无聊赖,把粉笺细写,傍人休管。
纪恩宠送太师潞公西归 其二。宋代。赵君锡。 坐上才初佳句传,中官写得便闻天。圣人含笑搜寻了,依韵当时赐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