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物多奇错,砺房味正清。夫妻共食啖,不得到麻城。
庄纯夫还闽有忆 其二。唐代。李贽。 海物多奇错,砺房味正清。夫妻共食啖,不得到麻城。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岁晏高朋忽我过,诸生尊俎罄欢歌。老来短鬓因愁改,醉后衰颜为酒酡。
灯影未随云影淡,漏声不似雨声多。明朝约共寻梅去,屐齿泥深可奈何。
壬申十二月廿九日林泉抱拙伯仲万山别驾同宿三味轩得何字。明代。陶宗仪。 岁晏高朋忽我过,诸生尊俎罄欢歌。老来短鬓因愁改,醉后衰颜为酒酡。灯影未随云影淡,漏声不似雨声多。明朝约共寻梅去,屐齿泥深可奈何。
丙寅十月二十二日孟坚理旧箧见纯老送行诗有见及语因次其韵三首 其三。宋代。李光。 窜流今六载,无复望天朝。象魏阙云远,宝陀山匪遥。音书时有继,风义未全凋。只有猕猴性,年来亦渐调。
麦舟图歌。明代。刘基。 我马饱粟兮彼食不詜秕糠。我麦满舟兮彼无以送其死亡。我忽见兮哀不能忘。推以与之兮我心乃康。我闻在昔兮有虞夏商。一夫百亩兮家有稻与梁。生不饿殍兮死有藏。呜呼今不得见兮使我心伤。
题画山水扇。明代。黄仲昭。 结屋苍松里,悠然趣不群。柴门扃湿翠,萝径入寒云。山转红尘隔,溪横碧霭分。烟霞应莫恋,天上有明君。
次韵雪冈徐景星二首 其二。宋代。方一夔。 穷腹便便诧老边,敢将文字压前贤。愁怀不作功名想,衰鬓从教儿女怜。客路知心惟有月,书灯话旧更何年。欲投名字来吟社,已湿寒灰不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