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重来两鬓霜,直庐原是旧斋房。相看敢作忘言地,不寐翻思少日狂。
灯烛影怜生死恨,路歧辛苦梦魂妨。觉来忽报趋朝鼓,又是披衣一日忙。
斋居有怀诸同年。唐代。谢铎。 十载重来两鬓霜,直庐原是旧斋房。相看敢作忘言地,不寐翻思少日狂。灯烛影怜生死恨,路歧辛苦梦魂妨。觉来忽报趋朝鼓,又是披衣一日忙。
谢铎(1435年~1510年),明朝时太平县桃溪(今温岭市大溪镇)人,明藏书家、文学家。字鸣治,号方石,祖籍黄岩。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次年授编修。成化三年(1467),谢铎参加编修《英宗实录》,后升侍讲。弘治三年(1490)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次年辞官回乡,家居十年,先后有数十人举荐。明孝宗命吏部遣人员至其家,起用为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祭酒。谢铎72岁告老还乡。谢铎博通经史,文学造诣极深。死后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
谢铎。 谢铎(1435年~1510年),明朝时太平县桃溪(今温岭市大溪镇)人,明藏书家、文学家。字鸣治,号方石,祖籍黄岩。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次年授编修。成化三年(1467),谢铎参加编修《英宗实录》,后升侍讲。弘治三年(1490)提升为南京国子祭酒。次年辞官回乡,家居十年,先后有数十人举荐。明孝宗命吏部遣人员至其家,起用为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祭酒。谢铎72岁告老还乡。谢铎博通经史,文学造诣极深。死后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用评字韵和答府教授十二弟。宋代。晁补之。 君诗飘举似鸿惊,书入扬州子弟评。圣世由来升俊造,少年已自得声名。六经正可三冬足,万里聊堪一日行。更约弥敦同姓乐,能来触咏畅幽情。
西湖歌五首 其五。元代。梁寅。 钱塘城中十万家,碧瓦龙鳞户绮霞。楼头卖酒船中饮,不如湖上最繁华。
春日游西湖书院。清代。张印。 随遇可自适,要不如乡居。宁必入山深,始能得所娱。今晨会无事,驾言来西湖。四山政过雨,青翠沾衣裾。一奁春水活,荡漾靴纹疏。忽惊波面响,泼剌飞双鱼。天然管与弦,鸟声上下呼。时值生徒散,喜与儿女俱。坐久觉稍倦,槛外立须臾。邻妇见我来,挈儿更呼夫。生计不缝纫,辛苦惟耰锄。始悟南与北,风气绝相殊。见我尊无酒,命儿贷村酤。又见食无肉,命夫分社猪。情意颇殷挚,言语宁嫌粗。倏忽暝色来,匆匆将升舆。尚问湖蟹美,十月能来无。
颂古十七首 其十。宋代。释鼎需。 骑虎头,把虎尾,霹雳一声惊万里。坐观成败老将军,脑后一槌谁敢拟。拟不拟,个个无裈长者子。
黄梅平寇有怀马大参君御。明代。陈吾德。 岭道崎岖血战回,江亭下马共衔杯。风摇白羽仍如月,歌发红妆尽落梅。返照欲从高阁敛,青尊还向彩舷开。同舟此日君能几,不为城头画角催。
效吕洞宾步虚词 其一。元代。张弘范。 紫微朝罢下天关,稳跨青鸾落世间。两袖春风何处去,洞庭东畔有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