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生查子。唐代。辛弃疾。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挽吴宜徽。宋代。郑獬。 大策三千字,朝廷耳目醒。高名动牛斗,直气破雷霆。美行皆成法,閒谈尽可铭。悲哉真玉树,风雨一飘零。
除夕立春送侄女归句氏娣家兄弟侄皆会席上。宋代。程公许。 岁除还有岁更新。华发相看手足亲。千古风流企王谢,两家情味匹朱陈。缠红饮彻椒觞晓,剪彩欢生绮席春。瓜葛绸缪宁易有,况兼乐事与良辰。
悼亡儿果祥诗十首 其四。明代。王世贞。 月月山东使,平安两字存。昨来见书到,半是忆儿言。汝爷心已折,汝祖念弥敦。说到伤情处,青天日自昏。
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唐代。杨衡。 百年泛飘忽,万事系衰荣。高鸿脱矰缴,达士去簪缨。始从天目游,复作罗浮行。云卧石林密,月窥花洞明。全形在气和,习默凭境清。夙秘绛囊诀,屡投金简名。钟管促离觞,烟霞随去程。何当真府内,重得款平生。
赋梅下小池。宋代。任希夷。 眼见梅花照玉堂,只今浓绿覆宫墙。樛枝偃盖云千叠,下荫清池玉一方。
又和马伯起韵。明代。李孙宸。 卜居遥托大江头,江畔谁停访戴舟。对酒每低林外日,题诗半在竹间楼。星文入夜寒相逼,林壑留春翠欲浮。劳赠琼瑶情不浅,报君空自解吴钩。
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挂雪。宋代。袁说友。 一庭冰柱初融湿,满阵飞沙又压檐。夺得琼花消息早,扬州十进而上珠帘。
客有绘无念禅师像者戏赠二绝 其二。明代。邹元标。 金陵过我嘴巴巴,于今老去寂无哗。持珠合口街头坐,拍手儿童呼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