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月池上瞻望南岳。明代。冯昌历。 浮世光阴几百年,有人无计问青天。开池本为留明月,只是双轮不住鞭。
送亮庵主之楚兼柬沈直指使君。明代。冯昌历。 家住衡山第几峰,每从方外振玄踪。藏身现有无缝塔,行脚还寻偃盖松。庾岭风霜驯虎豹,洞庭云雨起蛟龙。悬知说法维摩室,独许曼殊拄箭峰。
秋夜偕诸生月下诵桂子月中落之句因以为韵 其一。明代。冯昌历。 空山人境寂,秋光转清霁。幽人坐夜深,披衣对丛桂。
舟中解夏。明代。冯昌历。 十旬禁足只居船,不定伽蓝处处圆。活水有源恒说法,红尘不到任安禅。杨花浪里晴生雨,芦荻洲中日似年。秋色一帆归去好,北堂欢对月娟娟。
秋夜偕诸生月下诵桂子月中落之句因以为韵 其二。明代。冯昌历。 箕踞忘形骸,挥麈秋名理。孰是意中人,相携二三子。
秋夜偕诸生月下诵桂子月中落之句因以为韵 其三。明代。冯昌历。 长空净无尘,皎皎悬明月。何处来钟声,身心忽超绝。
秋夜偕诸生月下诵桂子月中落之句因以为韵 其四。明代。冯昌历。 大地浑如镜,森罗影现中。清辉凉彻骨,疑是广寒宫。
秋夜偕诸生月下诵桂子月中落之句因以为韵 其五。明代。冯昌历。 指挥铁如意,长笑动山岳。夜半放光明,溶溶漫碧落。
龙井 其一。明代。冯昌历。 源泉一滴海潮通,无限波涛发此中。试问龙归何处是,满林风起吼长松。
龙井 其二。明代。冯昌历。 绿树浓阴气若秋,小亭閒坐对溪流。蝉声不管无人听,只向枝头叫不休。
登锦岩示若一若思平子。明代。冯昌历。 塔然片石坐崔嵬,四壁群峰拥翠来。一盏春醪浇块垒,岩花朵朵向人开。
山居 其一。明代。冯昌历。 幽居无一事,静者意常閒。竹院何人到,柴门昼亦关。蝉声深树里,秋色古松间。坐待空林月,迢遥出远山。
山居 其二。明代。冯昌历。 气味谁相似,卑栖性所宜。涧泉烹雀舌,石火煮蹲鸱。趺坐临青磴,经行绕绿墀。夜深浑不寐,犹自味新诗。
秋光赠定光上人。明代。冯昌历。 与君秋夜坐,圆月在东林。不语清人骨,微言印我心。镜花开一色,莲漏滴知音。翻怪逃禅客,忘情兴转深。
独坐。明代。冯昌历。 竹院何人到,衡门祇自过。不才非主弃,善病累人多。霜叶飘窗牖,寒蛩响薜萝。不禁秋思迫,中夜发清歌。
与左兴宗湓城别。唐代。熊孺登。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不知相见更何日,此夜少年堪白头。
拟古宫词七首 其二。明代。徐祯卿。 千场搏戏未言回,鱼钥重重向暮开。遥听云中催羯鼓,君王何处打毬来。
江南弄七首 其六。明代。刘基。 江草萋萋春渺渺,江皋出游多窈窕,轻霞衣裳碧云袅。碧云袅,红日斜,鸳鸯飞过绿渚去,东风吹落菖蒲花。
琵琶仙 暮泊消夏湾。清代。戴延介。 奁镜圆灯,又烟外、隐隐水禽催暝。荷叶不作秋声,凉云荡空影。愁已晚,寻芳期误,早玉容、零落铅粉。小扣吴弦,缓歌越调,鸥梦初醒。笑当日、避暑离宫,但回首、烟波吊凄冷,依旧远峰螺黛,认眉痕低映。争一样、碧波今夕,剩词人、孤照吟鬓。判教醉约宵深,明蟾树顶。
记梦。宋代。陆游。 世事纷纷触眼新,何由常作梦中身。远游万里才移刻,豪饮千场不忤人。鼓吹满城壼日晚,莺花如海洞天春。是间可老君知否?莫信人言想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