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云驰白日,吞吐夕阳天。过院寻僧坐,煎茶为说禅。
檐牙归瓦雀,黄叶带村烟。今夜雁堂月,清凉许借眠。
过金绳庵。唐代。张家珍。 片云驰白日,吞吐夕阳天。过院寻僧坐,煎茶为说禅。檐牙归瓦雀,黄叶带村烟。今夜雁堂月,清凉许借眠。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
张家珍。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答友人。明代。唐之淳。 峄阳之山看孤桐,昔来春初今暮冬。天寒日薄河水冻,圯下不逢黄石公。州城之南古儒宫,老屋数间围破墉。入门穹碑立四五,石黑字青苔藓红。中有一士瑰而颙,问之姓名无极翁。自言少壮取科甲,明光奏赋声摩空。运移世改双鬓秃,寄食齐鲁如萍蓬。见我揖我邀我坐,示我新词兼古风。读之琅然合音度,如列牺象鸣笙镛。乍疑渊源泻江汉,浩浩万里来朝宗。又惊百卉兢春媚,秀者杰出惟孤松。赠我雄文更奇绝,组织经史成山龙。俄然谓我古作者,愧我所得非所蒙。是日积雪明远峰,夕霞照作青芙蓉。空庭马嘶客当去,邻壁鸡啼人晓舂。子坐皋比咏芹藻,我走南北如宾鸿。区区聚散何足恤,独有道义能初终。酬子短歌歌未工,冻墨著纸书秋虫。城南有酒薄如水,与子一醉三千钟,下视粗俗犹盲聋。
漱玉轩。宋代。张瑰。 潇洒轩居小,琅琅奏水伶。鸣球思舜帝,摇佩讶湘灵。猿鹤清秋怨,鱼龙静夜听。可能期鉴赏,一曲鼓花汀。
仗锡平老具舟车迎前天衣印老印悉遣还策杖访之作二绝句奉送兼简平 其二。宋代。陆游。 鱼鼓声中白氎巾,南山笋蕨一番新。长安不是无卿相,林下平津独可人。
山中夜坐有怀同学诸子。清代。魏宪。 一江月色静如秋,空向云堂照独愁。隔水歌声来远艇,断桥镫火出高楼。支离瘦骨千峰下,潦倒春心五夜头。遥忆竹林诸旧侣,梦魂曾否到沧洲。
沈石田画为敬所阁老题 其二。明代。顾清。 经纶事重国恩深,心忆青山未许寻。忽见石田新画障,一时高兴满云林。
留城寄旷翁。元代。艾性夫。 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门。早岁相期作深隐,至今头白未能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