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不遗厥亲,义不辞君役。克全兹两端,稔足久雍睦。
世俗习浇漓,君家仍朴遫。世俗尚浮屠,君家尊儒宿。
文章夙擅名,道义素积蓄。覃恩表闾门,用是敦颓俗。
末学勉追随,步趋恐不足。漫作短歌行,聊以将颂祝。
题义门。唐代。张孟兼。 孝不遗厥亲,义不辞君役。克全兹两端,稔足久雍睦。世俗习浇漓,君家仍朴遫。世俗尚浮屠,君家尊儒宿。文章夙擅名,道义素积蓄。覃恩表闾门,用是敦颓俗。末学勉追随,步趋恐不足。漫作短歌行,聊以将颂祝。
浙江浦江人,名丁,以字行。洪武初征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书成,授国子学录,历礼部主事、太常司丞。刘基尝告太祖,孟兼文章,仅次于宋濂及基。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惩治奸猾,令相牵引,每事辄株连数十人,吏民皆畏。擢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吴印系僧人还俗,孟兼轻侮之。印告太祖,太祖怒而杀之。有《白石山房逸稿》。 ...
张孟兼。 浙江浦江人,名丁,以字行。洪武初征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书成,授国子学录,历礼部主事、太常司丞。刘基尝告太祖,孟兼文章,仅次于宋濂及基。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惩治奸猾,令相牵引,每事辄株连数十人,吏民皆畏。擢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吴印系僧人还俗,孟兼轻侮之。印告太祖,太祖怒而杀之。有《白石山房逸稿》。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四。明代。释函可。 生前有泪三千斛,一见流人一度挥。地下若能开别路,好呼残魄尽将归。
守闸书事时已退居五首。宋代。曹勋。 坐断天台四五年,居山心迹两超然。谁能更看纸上语,且守自家方寸田。
感寓 其六十。明代。童轩。 异端乱人耳,譬彼淫哇同。圣人不复起,聋俗何由聪。如何六籍后,纷纷费研攻。孰知千载下,见此紫阳翁。挤排振其落,敷阳发其蒙。斯文天未丧,尚幸斯人功。
题杨国宝鹊华风雨图。元代。魏初。 簿书堆山日停午,坐久髭须满尘土。争如六月济南间,鹊华峰头看风雨。
明仁殿进讲五首 其四。元代。贡师泰。 黄金为带玉为檐,剑戟如林卫紫髯。也爱儒臣勤讲读,向前轻揭虎皮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