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相法此心通,西笑长安只向东。自我作灾还作福,与人言孝复言忠。
看得定时原不定,悟来空处转非空。八识田中横七尺,大家归认主人翁。
都中赠风鉴僧。唐代。张孟兼。 祖师相法此心通,西笑长安只向东。自我作灾还作福,与人言孝复言忠。看得定时原不定,悟来空处转非空。八识田中横七尺,大家归认主人翁。
浙江浦江人,名丁,以字行。洪武初征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书成,授国子学录,历礼部主事、太常司丞。刘基尝告太祖,孟兼文章,仅次于宋濂及基。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惩治奸猾,令相牵引,每事辄株连数十人,吏民皆畏。擢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吴印系僧人还俗,孟兼轻侮之。印告太祖,太祖怒而杀之。有《白石山房逸稿》。 ...
张孟兼。 浙江浦江人,名丁,以字行。洪武初征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书成,授国子学录,历礼部主事、太常司丞。刘基尝告太祖,孟兼文章,仅次于宋濂及基。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惩治奸猾,令相牵引,每事辄株连数十人,吏民皆畏。擢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吴印系僧人还俗,孟兼轻侮之。印告太祖,太祖怒而杀之。有《白石山房逸稿》。
次韵王得淦和儿泌西山所作二首。宋代。陈著。 亲戚要绸缪,其来远有由。溪山行可到,岁月去难留。休问酒无有,但将诗应酬。春光是堪处,不是少年游。
贫居。元代。邓文原。 闭户无尘杂,看山有卧游。半酣梳白发,新浴漱清流。读《易》茅斋曙,弹琴竹院秋。贫居聊足乐,轩冕欲何求。
苏坟夜雨次韵。清代。张鹏翮。 共识峨眉紫气多,文章千古重东坡。神归天上为霖雨,碧化长空作汝河。马鬣当年埋宋璧,夕阳此日听樵歌。春流不尽忠魂恨,万壑涛声涨绿波。
美阎承旨。宋代。王道士。 海底珊瑚明月璫,出为国瑞固难量。文章能事间重译,雨露深仁及远方。六合八荒春浩荡,百家诸子海苍茫。淮王门下孙登客,还许升堂近耿光。
曾复铉雪舫斋。明代。杨士奇。 傍溪斋舍小于舟,含素凝华曙影浮。已喜虚明宜宴坐,何妨安稳寄寒流。檐前风絮疑翻浪,窗外瑶林欲隐洲。自有诗书可娱兴,不消更向剡中游。
久不领衡州舅氏书以长句问动静。宋代。赵蕃。 寥阔书题久不闻,可怜鱼雁动成群。未传春兴衡阳纸,长忆江东日暮云。见说风帆京口泊,又云山色敬亭分。莫言翰墨绕游戏,看取毛锥解致君。
和昌甫见寄。宋代。韩淲。 岁晚溪南见旧游,归舆常恨莫能留。不堪别去人还远,犹幸诗来路匪修。野外梅生花气动,门前冰拆水声流。相思清梦章泉上,尽道才名光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