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台仙老岁寒姿,惯写潇湘玉万枝。近水烟梢微有影,隔江雨叶远含滋。
鸟声多在黄陵庙,草色遥连屈子祠。别驾退公来看画,为君重咏五紽诗。
为王同知题夏太卿万竿烟雨图。唐代。郑文康。 容台仙老岁寒姿,惯写潇湘玉万枝。近水烟梢微有影,隔江雨叶远含滋。鸟声多在黄陵庙,草色遥连屈子祠。别驾退公来看画,为君重咏五紽诗。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郑文康。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途中人日。明代。卢龙云。 此日人同得,和风喜袭裳。无心誇綵胜,转眼逼年芳。池草知新绿,蹊花忆旧香。上林春更好,及早赋春阳。
野鹘行。宋代。萧立之。 空山落日见野鹘,千仞峰尖巢嵂屼。脚根不受绦旋萦,眼底熟知狐兔窟。翻云掠草惊万人,招呼不来难可驯。不来未必非君福,饥啄君家鸡与鹜。
锦袜。清代。孙原湘。 宝袜亲裁翠锦鲜,关心脱赠早凉天。重绵托里情深厚,密线缝围手巧妍。但许贴胸如妾抱,无由输意伴君眠。他时认取斑斑迹,莫弃香笼绣箧边。
杭州次周焘韵游天竺观激水?一题作“次周焘。宋代。苏轼。 道眼转丹青,常于寂处鸣。早知雨是水,不作两般声。
题杨达可梅楼二首 其二。宋代。萧立之。 先生豪气元龙似,眉骨凛凛闽山秋。从渠俗子卧地下,不是梅花不上楼。
秀野亭。宋代。郭阊。 插汉森森万丈扶,一亭危瞰汨江隅。幽深石壁涵清泚,崒嵂云山引翠芜。变化阴晴诗作料,招呼豪杰酒为徒。客来草拟閒居赋,后有千年八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