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郑文康。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负薪行。元代。黄镇成。 田家腊月上山时,赤脚负薪雨中归。身无夹褐头无笠,寒风飒飒吹湿衣。檐牙滴沥声不断,天地黯惨逄岁晏。自从十载正月吉,雨雪阴霾少晴旦。乱离窜匿饥寒死,上宰有无惟浩叹。身强众勇能杀戮,白玉为床金作屋。宣麻诰敕天不恤,一命不沾寒士族。雨师汝灵胡不仁,元日人日乃有神。赤土槁苗遁何所,天威人虐民独苦。
送陈都宪镇关中三首 其三。明代。薛瑄。 九重深念及西人,山镇还须老大臣。宪节入关随爽气,玺书行郡布阳春。山连玉井晴飞雨,地接金城迥不尘。经济本为儒者事,功成还拟画麒麟。
唐懿仲诸公见过,小饮凌寒残梅之下二绝。宋代。范成大。 问人何处是花蹊,香玉匀铺不见泥。莫怪山翁行步涩,更无空处著枯藜。
乙巳清明日拟杜七歌 其五。清代。陈恭尹。 青青者蓑下见足,小民命此以为屋。朝餐薇芜暮黄独,旧陇有苗不得熟。父兄母子各一方,空山白骨无人哭。呜呼五歌兮歌思悲,我生犹及承平时。
依韵和宋中道雨夜。宋代。梅尧臣。 暗惊料峭寒,春雪兼春雨。知胜早朝人,闲眠不开户。丘壑岂无容,泥涂还自取。谁吟何逊诗,不觉逢逢鼓。
八月十一夜直省中。元代。甘立。 凉风生广除,白露坠斜汉。沈沈夜气集,皎皎月光烂。门深棨戟严,庭寂兵吏散。柝鸣栖雀起,阶湿吟蛩乱。徘徊久不寐,感慨辄兴叹。非才直承明,弱冠弄柔翰。遭逢愧终贾,漂泊类王粲。名臣镇大藩,从事乏良算。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宋代。苏辙。 奏课西南最,分符江海冲。往来观惠术,蟠错试余锋。文字従堆案,樽罍强解容。金山只隔水,时复听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