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盘擎到碧窗纱,三寸黄柑擘永嘉。亲老正思甜舌本,蜡封谁为寄吾家。
答任彦舜送香橙 其二。唐代。郑真。 红盘擎到碧窗纱,三寸黄柑擘永嘉。亲老正思甜舌本,蜡封谁为寄吾家。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郑真。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杂兴 其一。清代。戴粟珍。 好山当我门,空翠落砚几。层轩敞虚幕,日坐岚光里。岩壑变阴晴,云蓝间青紫。红树障峰腰,断霞结疏绮。何处憩冥情,即此谙画理。我心素已间,近复淡于洗。终日了无言,澄澄对止水。
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三首 其三。清代。缪彤。 茅山称最胜,结屋傍嶙峋。白鹄常为伴,黄精得养神。松云凉梦寐,僮仆使麚麇。曾读《宋清传》,犹嫌未绝尘。
宫柳。明代。陈沂。 袅袅春声里,阴阴晓色中。缕垂金屋暗,花散玉楼空。凝露啼秦苑,因风斗楚宫。不知行辇处,几树近帘栊。
谢惠椒酱 其一。宋代。谢枋得。 菫荼易地味不甘,姜桂到老性愈辣。人言申椒能变化,我见苾芬终不灭。古来郊庙荐德馨,此物气味通神明。开口一笑露眼睛,望君点化佛老成。
招友人归隐行。元代。叶颙。 中郎一绝爨下音,流水无思山无情。仲尼一为麟后尘,乾坤日月无光明。圣贤自古多轗轲,吁嗟吾子难独鸣。青山虽贵何足钦,黑貂未敝君休惊。片言不用脱屣去,富贵于我浮云轻。日饮一瓢岂予辱,日餐万钱非我荣。进退于道苟无愧,对人何必面发赪。幸有浮蛆之桑落,为君斟酌平生诚。幸有栖鸾之桐木,为君弹出无弦声。一弹石涧漱寒玉,再弹满耳松风清。酒酣更鼓三五曲,鱼龙鼓舞波涛萦。男儿出处须磊落,肯同儿女徒营营。麻鞋布衲见天子,谁能干谒公与卿。指踪利害谈世事,坐令海内皆升平。不将归卧南山阴,荷衣未必输尘缨。青山绿野总旧物,白鸥玄鹤皆昔盟。上饮千寻之涧瀑,下采百岁之春英。食之不饥复不老,永为终古天地精。斯言虽鄙倘见听,便当尽决沧浪之水,洗净平生不朽无用之虚名。
田家。清代。赵国华。 田家始筑场,禾黍刈成束。老农知稼穑,护惜甚珠玉。日暮牛羊返,濈濈角相属。稚子合柴扉,茅檐映炊烛。席地少长集,新味野蔬足。早晚官赋完,坦然脱荣辱。人声稍渐歇,鸡犬眠亦续。淡月入村来,园林静寒绿。
次韵虞仲容咏雪一首。宋代。刘一止。 十年九作穷途客,惯见天花面旋飘。江上舞鸥如背我,沙边立鹤独齐腰。衣黏落片行呼酒,船触轻冰半渡桥。谁识此时诗思乱,缓歌黄竹想西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