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帷奕叶托情深,又喜曾玄屡盍簪。珍重前模须仰止,一经端胜满籯金。
寄李全父子。唐代。吴与弼。 董帷奕叶托情深,又喜曾玄屡盍簪。珍重前模须仰止,一经端胜满籯金。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晚莺二首 其一。宋代。张耒。 庭树知秋彫晚枝,春莺一去几时归。晚来何事枝头见,哑咤数声还复飞。
题方寺丞西重山瀑布亭。宋代。刘克庄。 与客穷源上尽山,林霏初卷岭泥乾。似嫌甲第施朱戟,别筑茅亭俯碧湍。龙怒岂容缘磴汲,雹寒不敢近崖看。平生粗有登临胆,今日凭高立未安。
沈吉田中丞挽诗 其五。清代。唐赞衮。 捧檄分巡始识荆,人从疏阔见真情。世间信有贤梁孟,图报无方百感生。
忆江南 寒月四首 一。明代。王夫之。 寒月迥,霜气护婵娟。眼晕乍临秋水镜,眉黄初学远山烟。不尽使人怜。清赏处,犹自忆华年。移几当轩添兽篆,捲帘呵手拂鸾笺,人在玉山前。
九日陪李德仪兄弟游石屋。宋代。周紫芝。 秋云易雨秋日出,九日阴晴苦难测。气如昨夜太暄妍,云似今朝好天色。天公要渠作好语,著意安排费天力。重到孤峰最上头,四年不见烟霞秋。吴山长与越山对,海水自随江水流。江水相见只如此,老大岂知尔许愁。上山燃火入山腹,下山骑马寻石屋。十八大士栖两岩,共向山中礼尊宿。人言石缝泉作珠,却绕山根走鸣玉。珠泉得名固不虚,虎泉作酌不满欲。山僧应复笑我曹,醉中泉石蒙讥嘲。泾渭分流正须尔,美恶贤愚亦如此。宁将鸡肋奉尊拳,莫著阳秋在皮里。此语如何可便参,聊供山僧一笑喜。
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唐代。白居易。 细篷青篾织鱼鳞,小眼红窗衬麹尘。阔狭才容从事座,高低恰称使君身。舞筵须拣腰轻女,仙棹难胜骨重人。不似镜湖廉使出,高樯大艑闹惊春。
兰陵怀古。明代。薛瑄。 早发郯子国,午至兰陵邑。兰陵久已荒,禾黍带荆棘。惟有古寺存,径入林影密。老僧知我来,出门远候立。下马问往事,为我指遗迹。苍茫古城东,墓有荀卿石。我欲往寻之,还为野水隔。忆昔周室卑,蛮荆凌上国。兹邑乃其疆,人物殊烜赫。寂寞千载馀,浮云空古色。如何当日贤,重有逃䜛责。只今文字存,尚为人指摘。鞭马舍之去,极目远天碧。
郴江百咏并序·蔡伦宅。宋代。阮阅。 竹简韦编写六经,不知何用捣枯藤。自从杵臼深藏后,采楮舂桑事已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