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9—1607)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有《温恭毅公集》。 ...
温纯。 (1539—1607)陕西三原人,字景文,一字叔文,号一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寿光知县,征迁户科给事中。累迁至左都御史。时矿税使四出,所至作恶多端。纯屡疏陈,不报。曾倡诸大臣伏阙泣请罢矿税。后以与首辅沈一贯不合,力请致仕。卒谥恭毅。有《温恭毅公集》。
法通久住半岭归天柱岩题二偈示之 其二。。王慎中。 执事既迷著理非,欲从何处取真机。太虚辽廓无边际,一任云行与鸟飞。
九日送人北归。清代。曹炳曾。 折取茱萸当柳条,送君明日上兰桡。望乡惜别分南北,并作离魂一夕销。
铜陵寄刘知府 其二。元代。郭奎。 江上九华翠欲流,池阳太守旧交游。月明良夜负清赏,正似山阴雪后舟。
闺怨。宋代。俞桂。 凤帏晓起鬓{上髟下龙}松,枕肉初生酒晕红。一把柳丝挪在手,沉吟无语对春风。
悯囚。宋代。孔平仲。 囚岂不乐有父母,囚岂不乐有室家。公行劫掠自取死,迫于穷饿情非它。腥膻所得能几许,哭入东市肩相摩。呜呼法令难力救,囚乎囚乎奈若何。
通明馆洒扫二首。宋代。徐冲渊。 圣恩宽大放还乡,便著草鞋挑钵囊。中路忽逢天柱招,一行今侍玉皇香。浮舟载月苕溪上,倚杖瞻云魏阙旁。身到通明上头馆,好山惊见暮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