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耳峰何壮,诸山拥一尊。高将中岳并,远见三秦门。
驴背风多大,衣前云可扪。纷纷罗列者,看去是儿孙。
经熊耳山。唐代。李寄。 熊耳峰何壮,诸山拥一尊。高将中岳并,远见三秦门。驴背风多大,衣前云可扪。纷纷罗列者,看去是儿孙。
李寄(1628-1700),江阴人,字介立,号因庵,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李寄,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字介立。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
李寄。 李寄(1628-1700),江阴人,字介立,号因庵,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李寄,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字介立。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闻英寇云南俄寇伊犁感愤成作。清代。梁启超。 涕泪已消残腊尽,入春所得是惊心。天倾已压将非梦,雅废夷侵不自今。安息葡萄柯叶悴,夜郎蒟酱信音沈。好风不度关山路,奈此中原万里阴。
九日五更起坐不寐一首。明代。黄省曾。 檐雨午宵歇,室灯凉焰明。寝兴将百念,蟋蟀听残声。老态闺人识,新歌候物成。鸡鸣催九日,一感佩萸情。
代简别林次中。宋代。孔武仲。 常思洞庭湖,梦想东南游。浩渺七百里,控带三五州。霪霖稍开霁,万顷涵新秋。此时登临势,并在岳阳楼。水天两琉璃,莹阔相沉浮。爽气动林木,无风亦飕飗。愿言追壮观,两桨推轻舟。何异泛沧海,便可挂浮丘。前日到君家,日暮空回舟。径遣长须来,见邀颇绸缪。谓此千里别,一散未易收。相去况咫尺,能上河梁不。顾我行役长,感君风义遒。好在更加餐,行子不可留。
杂诗三首 其二。宋代。吕本中。 结发在简编,俗事方刺促。往来三十年,未见可栖宿。微官不能去,尚恐遭逼逐。归栖则在念,所望一枝足。频蒙故人误,岂有邻可卜。出门虽无车,径自骑黄鹄。重寻置锥地,青灯一盂粥。
大雨连昼夜不止。宋代。赵蕃。 天漏谁能补,河倾势未平。踞床如露处,曳履学泥行。朽柱芝菌出,断沟蝌蚪生。南公安已惯,北客见犹惊。
枞阳寓楼。清代。马枚臣。 小楼遥向大江开,极目云天亦快哉。楚水一湾藏万户,汉皇千古有高台。潮环柳岸渔蓑集,风送芦洲贾舶来。胜地可怜埋市井,登临谁是大夫才。
蕊珠宫 继重阳韵即夜游宫。金朝。马钰。 芋栗又分六个。遇投三、谓怀真个。立子三人总忘个。细搜寻,就中认,个中个。□□性月圆圆个。真欢乐、不愁些个。或问扶风因甚个。报君知,舍那个,得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