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穷投食计,又乞买茆钱。意怫西风苦,情深乡月悬。
竹声喧枕畔,椰叶到庵前。亦是浮生事,焚香莫论禅。
白衣庵新居 其四。唐代。释今无。 已穷投食计,又乞买茆钱。意怫西风苦,情深乡月悬。竹声喧枕畔,椰叶到庵前。亦是浮生事,焚香莫论禅。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临江仙 春日,吴别驾乔夫人招游西湖,即席赋赠。清代。张淑。 烟景东皇花柳簇,画船况泛西湖。湖心亭上即仙都。六桥山翠积,环绕镜中图。冠帔主人诗击钵,列钗竞倒琼壶。胜游四美足欢娱。晚钟何处起,明月又金铺。
清远阻雨闻警。明代。黄衷。 江驿萧条江水明,卷旌聊此辍王程。千山送雨风霆壮,四野传烽寇盗横。骑吏羽书乘传去,丁夫宵柝傍船鸣。家人莫怪还坚卧,利害年来渐饱更。
侍御叶公初度赋柬四章 其三。明代。胡应麟。 曙色重关外,湖山列寿觞。桂圆犹八月,菊吐渐重阳。紫凤新辰极,青凫旧上方。天风何处落,一曲度霓裳。
叶碧低遮,花红散缀,年年深护秋阴。倩影含娇,亭亭照出波心。
西风又是花时节,倚雕栏、消息重寻。一日间,几度徘徊,几遍沉吟。
高阳台 年年小池左侧秋海棠盛开,今花时过亦,红苞寂然,赋此寓感。清代。钱湘。 叶碧低遮,花红散缀,年年深护秋阴。倩影含娇,亭亭照出波心。西风又是花时节,倚雕栏、消息重寻。一日间,几度徘徊,几遍沉吟。芳魂一缕知何处,但苔深静掩,雨细斜侵。空自凄凉,早秋望到而今。名花应怕人肠断,只这番、肠断偏深。待重新、洒向阶前,清泪涔涔。
怀贞居张先生。宋代。张逊。 不见贞居张外史,故园牢落已经年。山中绝境如三岛,河上遗书著几篇。竹榻何曾延俗客,琼楼只合贮神仙。扁舟有待秋风后,重约湖阴日扣舷。
九月同集蔡翼皇太守来青亭。清代。黎士弘。 绝胜亭台见远岗,相将高处待重阳。几行浊酒浇槐冷,尽启疏帘让菊香。人在他乡知友重,客当佳序附官忙。朅来脱帽狂从事,手划银河数漏长。
奉和冯允南二首 其一。宋代。范镇。 小马轻舆蜀道难,身披裘褐顶峨冠。已从林下幽人往,犹作朝中旧德看。渔钓喜欢新得侣,道途瞻顾尚呼官。多惭乡友贻清唱,天外鸾音与凤翰。
宋都曹屡寄诗且督和答作此示之。宋代。陆游。 古诗三千篇,删取财十一,每读先再拜,若听清庙瑟。诗降为楚骚,犹足中六律。天未丧斯文,杜老乃独出。陵迟至元白,固已可愤疾;及观晚唐作,令人欲焚笔。此风近复炽,隙穴始难窒,淫哇解移人,往往丧妙质。苦言告学者,切勿为所怵;杭川必至海,为道当择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