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一蜃结楼台,碧瓦高连粤秀开。八水尽朝珠气入,二丸还照佛光来。
寒窗僧去难巢鹤,夜角秋深自落梅。咫尺尘寰人莫到,不堪今昔动馀哀。
海珠寺 其二。唐代。释今无。 虚无一蜃结楼台,碧瓦高连粤秀开。八水尽朝珠气入,二丸还照佛光来。寒窗僧去难巢鹤,夜角秋深自落梅。咫尺尘寰人莫到,不堪今昔动馀哀。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再寄定国。宋代。晁补之。 河南少君古臞僊,销尽新缘窘旧缘。草字更无千载圣,谈言自有一家天。远游轻世唯何甚,少贬求容否不然。选壮坐狂俱龃龉,社樗元自可忘年。
分题得卞将军庙送李应祯中书。明代。吴希贤。 清溪兵合战尘昏,此日台城厌楚氛。一代风波成逆节,万年忠荩说将军。精魂夜雨归何处,古庙春苔掩夕曛。明到石头拜遗像,泽兰汀芷有馀芬。
十一月忽见雪片居此七年未尝见也。宋代。张九成。 寒色遽如许,神清瘦不禁。瓦沟声磔索,珠琲乱衣襟。斯须忽复变,玉片堕前林。风劲势回旋,飘零蔽遥岑。落此炎瘴地,七年到於今。不见六花飞,况闻寒玉音。今年盈尺瑞,天以慰吾心。呼儿具杯盘,开樽须满斟。更制白雪辞,入我绿绮琴。